|
发表于 2022-11-22 13:02:18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稳压电路与4楼的那个图区别不大的话,建议您调试时注意一下是否存在开关机过冲问题,最好拿示波器抓开关机波形看看。
4楼图上的这个“构架”,调整管是靠R4这个电阻提供基极电流导通的,控制手段是靠U1A、U1B两个运放拉电流,或者说是给调整管基极电流分流。靠分流大小控制调整管饱和度,这就带来些问题。
开机时,如果主电源比辅助电源建立的早,辅助电源电压上升过程中,至运放能有效工作前,R4提供的基极电流”无人”去分流(供电电压、也就是辅助电源电压低,运放还未稳定工作),调整管将饱和,输出最高电压。
断电关机后,如果辅助电源电压下降速度比主电源快,运放停止工作后调整管失控、完全饱和,C12\13\14这几个滤波电容上残存的电压将直达输出端,还是会输出高压。
总之一句话,您要保证辅助电源稳定供电后再接入主电源,保证主电源基本放电完毕后,辅助电源才可“撤退”,这样才能保证不会出现开关机过冲。
而您的辅助电源使用并联稳压,可能会某种程度上加大开关机过冲出现的几率。
这种靠电阻或恒流源提供驱动电流,靠运放拉电流控制的“构架”,n年前验证过,过冲问题或多或少都存在,只能改善无法避免。
后来做的串联稳压都改成了由运放推电流驱动调整管的形式,起码从原理上能杜绝开关机过冲。
调试时还是留心看看吧,傻大笨粗的负载倒是无所谓,要是给3.3V单片机之类的负载供电,开关机时可能烧负载。
吃过亏,还是再某成品电源上吃的亏。这种控制形式“流传甚广”,DIY、成品电源都在用,这有点为了性能牺牲安全的意思了,个人不是很看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