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2-10-21 01:07:49
|
显示全部楼层
物理学上有一个黑箱子理论。
如果设计出来一个器件来,不管它内部如何工作或者反馈或者相互作用,只看他外部的表现呈现三极管的特性,那就是三极管。就像国产6J5,虽然内部是4极管构造,但我们都总是当他是三极管,而不去管他是不是存在帘栅极负反馈。
同样的道理,对于超线性接法,我只把他看做是一个帘栅压随屏压按照一定的比例摆动的五级管,它既有别于帘栅压恒定不变的五极管接法,又不同于帘栅压严格跟随屏压的三极管接法。它就是它,没必要强加上负反馈的概念。因为相比真正意义上的负反馈,它还不是那么纯粹。既有构造上的欠缺,又有机理上的不足,还有结果上的意外。
再说一种特例,假如这个帘栅极可以移动,我们把他移到屏极上,融为一体,你说他是三极管呢还是具有负反馈的超线性五级管呢?或者说,我们把三极管的屏极剪下来一圈,往阴极方向移动一点距离,仍然用电线连接,你说他有负反馈了?那我不移动是不是也有负反馈?或者说,三极管的屏极,有90%当屏极,有10%有负反馈作用?这样推理是不是也说得过去?或者说随便一个三极管自身都存在负反馈?是不是有点脱裤子放屁的感觉,有趣吧?
补充内容 (2022-10-21 09:03):
6C5P,误写作6J5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