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2-10-19 12:05:28
|
显示全部楼层
绕牛要说也是个技术活,首先计算参数,比较复杂,有很多公式。但是即使按公式算出来的最终仍然不准确,因为牵涉到的因素很多,主要是铁芯千差万别。所以最终还是估算,多绕绕,经验就出来了。
如果是我,简单省事的办法就是:根据阻抗比算出来匝数比,根据功率和阻抗算出初次级的电流,增加一定的裕量,然后根据电流值查表得到初次级的线径,铁芯大就稍放粗,贴心小就紧吧点。然后从次级开始,以整层为准,一般次级最多两层。根据骨架高度确定次级的匝数,根据前面的匝数比获得初级的匝数,考虑到效率,初级的匝数一般要小于计算值。例如25:1,实际可以绕23:1-24:1,30:1可以绕到28:1或29:1等,实际最终数据也以排线整层为准。对于推挽来说,初级匝数平分两份,就是初级的两臂匝数。
结构上可以考虑4+3结构,初级的两臂各分成两段,交叉绕制,形成三个夹层空间,这三个夹层就是次级线圈的位置,次级每组绕满,并联即可。
如果上边的建议看不懂的话,说明距离自制输出牛还有一定的距离,时机还不成熟,需要慢慢学习。或者干脆买成品得了,6K-8K都行的,简单省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