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2-9-3 15:41: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米气态键盘 于 2022-9-3 15:49 编辑
关键都轮不到总和一致,是参数最高的那根不超屏耗限额,同时参数最低的那根仍然还有正常的屏流,这就已经很难做到了,这玩意34mA/V的极高跨导会把任何一点离散的影响放大,最终每根管子的屏流绝对不止正负20%这么小,我之前扫的48份6e6P的数据是帘栅做屏极的固定屏压栅压的单点参数,屏流参数可以上到27mA下到6mA,个人建议就是每根管子用独立的自偏压。另外你这六根管子才用一个470K的栅漏电阻?每根按500K来算那栅漏应该低于100K才对。
而且这管子跨导极高,多并联极其容易出现震荡;三接之后米勒电容奇高无比,30倍的μ,帘栅对控制栅的Crss电容高达11pF(这个电容是我自己测的,国产厂家与苏联原厂设计都没有提供三接的任何参数),每根管子有超过300pF的输入电容,单根做功率级的推动难度就已经远超300B了,更何况是六根
6N6我不清楚,6S6我认为作为电压放大会是更好的选择,这管子的线性非常棒,图片是6e5P的,6e5P,6e6P,6S6,这三根管子参数是比较接近的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