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石收音机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256|回复: 25

模拟了一下中波混频电路,纸上谈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8-23 12:02: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girlexplorer 于 2022-8-23 13:23 编辑

高温快结束了,又要出去玩了,过几天只能看帖,不能发帖了。
难得趁高温有时间模拟一下。想当年,老衲在砖瓦厂打工时,可忙乎了,根本没时间玩收音机。

中波收音机混频电路模拟,T3是本振线圈,T1是中周,Q1是混频三极管。绿色是本振波,红色是混频后的中频波。
奇怪的,混频后的中频波形有锯齿,锯齿不知从哪里来的?

Untitled1.png


为了模拟这个混频电路,花了老衲n个小时。电路很简单,老衲最初将中波输入信号AM设成0.1mv,无论如何,混出的中频不像中频。
老衲以为电路错误,查了好几遍电路,才恍然大悟。电路是对的,模拟结果也是对的。如下图:

混频时,信号的调制系数发生了改变。本振信号幅度几百mv,电台信号0.1mv,即使放大,也才几mv。
几mv的电台信号,和几百mv的本振信号,相差太大。混频出来后,当然看出来不像是调幅波。调制系数变得非常小。
这也是为什么电台信号越小,噪声越大的原因。如果小电台信号也能完美混频,那么,小电台信号就不会有噪声了,这是不可能的。

Untitled2.png


将本振反馈电容C2改成0.05uf,电路居然就不工作了,不知原因的何在?这个反馈电容应该没影响吧。

Untitled3.png

     
发表于 2022-8-23 13:33:48 | 显示全部楼层
混频出来需要选频,分离出中频信号才能看到实际的调制度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8-23 13:53:38 | 显示全部楼层
反馈太强,打嗝了?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8-23 16:28:16 | 显示全部楼层
C2不是反馈电容,是振荡信号注入电容,相当于本振负载,0.05uf注入本振负载太大了,自然振荡不起来了。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8-23 16:33:4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对人工造瓦很感兴趣。当然了收音机也感兴趣。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8-23 16:55:4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混频的产物要看频谱,从波型上看不出来的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8-25 11:07:3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各位提示。
居然无法用频谱分析仪分析。只能时间减速后眼睛看波形。
只要一接上频谱分析仪,震荡频率立马改变。估计是频谱分析仪输入阻抗小。不知频谱分析仪输入阻抗是多少,75欧?老衲在频谱分析仪上接个100k电阻或1pf电容,无改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8-25 11:31:01 | 显示全部楼层
zzfjct 发表于 2022-8-23 16:28
C2不是反馈电容,是振荡信号注入电容,相当于本振负载,0.05uf注入本振负载太大了,自然振荡不起来了。

谢了,基础不牢。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8-29 23:01: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irlexplorer 于 2022-8-30 00:10 编辑

本振波形的幅度如何计算?本振最佳幅度是300mv,是靠电路上什么元件控制的?能靠笔杆子算出幅度的,感觉是神级高手,对三极管已经很精通了。
至少,老衲的不会。
300mv是峰峰值,还是有效值,还是振幅?老衲不知道,好像也没人知道,各书上抄来抄去,最后,只保留了数字300,什么值抄没了。
有可靠的资料表明,本振最佳值是600mv峰峰值。

老衲晚上耗了几个小时,分别设置不同的变压器圈数比、C2值、R2值,看看输出有哪些变化。
发现前人对这个经典的收音机变频电路研究的很透彻,基本上每个默认值都是最佳值的中心。
看样子,前人也做过很多试验,才得出这个结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8-29 23:53:07 | 显示全部楼层
girlexplorer 发表于 2022-8-29 23:01
本振波形的幅度如何计算?本振最佳幅度是300mv,是靠电路上什么元件控制的?能靠笔杆子算出幅度的,感觉是 ...

是的,前人的经验应该继承发扬,有句话说:“不听老人言,吃苦在眼前” 是有道理的。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9-20 13:08:52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楼主的试验,楼主自称老衲,可是昵称实在是太年轻了。。。。。。。。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9-20 13:15:22 | 显示全部楼层
zzfjct 发表于 2022-8-23 16:28
C2不是反馈电容,是振荡信号注入电容,相当于本振负载,0.05uf注入本振负载太大了,自然振荡不起来了。

我以前习惯叫这只电容为反馈电容,看来得改改了。叫做本振耦合电容吧。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9-20 13:57: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irlexplorer 于 2022-9-20 14:12 编辑
求知无足 发表于 2022-9-20 13:15
我以前习惯叫这只电容为反馈电容,看来得改改了。叫做本振耦合电容吧。


这只电容叫反馈电容是对的,叫本振耦合电容也是对的。
按振荡条件判断的瞬时极性法,+表示电压增大。
假设1+,则2-,则3-,

如果把4点当做基点,则5+,5+通过地线和0.022uf电容反馈叠加到1+,Vbe增大,正反馈。这个电容可称为本振耦合电容。5点称为反馈引出点。

如果把5点当基点,则4-,4-通过这个电容反馈到6点,6-,6-相当于1+,6-也导致Vbe增大,正反馈。这个电容可称为反馈电容。4点称为反馈引出点。

因此,两种叫法都是对的。

20220920134231-1663652551741-230544q07p5w0noq6o70hl.png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9-20 14:53:49 | 显示全部楼层
girlexplorer 发表于 2022-9-20 13:57
这只电容叫反馈电容是对的,叫本振耦合电容也是对的。
按振荡条件判断的瞬时极性法,+表示电压增大。
...

朋友的为全解释,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太好了。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9-20 17: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girlexplorer 发表于 2022-9-20 13:57
这只电容叫反馈电容是对的,叫本振耦合电容也是对的。
按振荡条件判断的瞬时极性法,+表示电压增大。
...

这个分析好。

学习中。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矿石收音机 ( 蒙ICP备05000029号-1 )

蒙公网安备 15040402000005号

GMT+8, 2025-5-6 09:5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