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石收音机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林健

请教一个数字表的问题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7-21 17:41:02 | 显示全部楼层
小鬼头 发表于 2022-7-21 17:09
在多说一句,测半导体器件,读取电阻值是没有直观的物理意义的,即使是使用指针表。也就是,用指针表测半导 ...

老表没有Li、Lv,新表才有,刚刚测试过一个二极管。指针表1K挡是0.55V,数字表是0.71V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7-21 19:44:54 | 显示全部楼层
表也有跟着时代更新的,例如优利德204+  二极管档就很好用,输出电压最大4V,电流1.45毫安,白色LED也能点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7-21 20:22:1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7-21 21:03:11 | 显示全部楼层
晶体管是非线性元件,用万用表是不能测量其电阻值的,况且晶体管的阻值还与所加电压有关,也就是是说是阻值明显变化的。爱好者测量晶体管主要是判断晶体管的类型与极性以及西南好坏,对此数字表是不能胜任的,指针表用RX100就可以了。带阻尼二极管的大功率三极管用RX1,晶体管看反向是否优良用RX1k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7-21 21:23:5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逍遥客 发表于 2022-7-21 20:22
数字万用表二极管档是可以判断可控硅引脚的,原因还是您用惯了模拟表~

但数字表判断可控硅引脚,可能单向可控硅还行,要因为触发极与阴极之间呈单向导向特性。但双向可控硅很可能就不行。

我测双向可控硅,是看他能不能在触发后保持导通来判断的,这样测,可靠性达100%。数字表是既无法做到这样的触发保持,也无法保证测量的可靠性达100%——因为最多只能凭触发极与T1(T2?)之间的两个方向测量压降的微小差别来做出判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7-21 21:35:0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林健 发表于 2022-7-21 17:41
老表没有Li、Lv,新表才有,刚刚测试过一个二极管。指针表1K挡是0.55V,数字表是0.71V

是老表没有画出Li、Lv刻度而已。

那个年代也没有引入这2个很有用的概念,或者说,那时的人们没能意识到,指针表可以同时能显示出的这两个电量,对于测量半导体器件非常有用。

我现在用的是mf30老表(改造成3v+12v供电),表上也没这两个刻度。但测量时,不影响我读取Li、Lv值,因为我心目中已构建了这个刻度。看指针位置就可以得到大概的这2个值,实际已够用于判断半导体器件的情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7-21 22:20: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逍遥客 发表于 2022-7-21 20:22
数字万用表二极管档是可以判断可控硅引脚的,原因还是您用惯了模拟表~

我主要是觉得,我所用的指针表测可控硅的方法,是基于可控硅的工作原理而做出判断,远胜数字表测。因为数字表即使能让他触发,也常常无法让他保持导通(因为可控硅的保持电流大于数字表的灌出能力)。

既然数字表不能提供符合工作原理性的测量判断,所以,我也懒得去探究,数字表该如何通过我前面说的细小压降差别来识别引脚。这样,我只需记住可控硅的工作原理即可,不用额外去多记忆这个测量“技巧”。


————
类似的情况,还有是用万用表识别mos管的引脚

我看过网上视频,那些人用数字表测,是依靠mos管的g极高阻抗,在Ciss充电后,其电压不会立即跌落至导通阀值以下,从而令d、s极之间导通。以这样的表现来判别引脚。

但我不会用这种方法。因为我觉得这种方法可靠性甚差:如果Ciss小,或者充电后转换测量引脚的动作过慢,又或者g极与s极之间的漏电过大,就会引致误判。

我是用指针表的高压档来测。依靠人体电阻与s极输入电阻的分压(即手摸g极和d极),来令mos管导通。带来误测的因素明显比数字表少。

我这里喜欢用指针表测,也主要不是因为使用上的习惯,而是因为该测量方法更符合晶体管的工作原理。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7-21 22:25:4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7-21 23:06: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鬼头 于 2022-7-21 23:17 编辑

看来,你前面把你自己的情况套到我身上了。

另外,我刚才用fluke 27/fm去测量1A/600V的双向可控硅MAC97A6,完全没有办法识别出引脚。因为g极与t1极之间,用二极管档测(均0.343V)和用电阻档测(均600多欧),两个方向测得的结果都一样。

不知道你说的你用数字表测可控硅,仅仅是指测单向可控硅,还是包括测双向可控硅?

如果是后者,若遇到我上面这种情况,你有何高招识别引脚,可否在这里分享一下。



ps:我测可控硅(包括双向可控硅)的方法见此贴

http://www.crystalradio.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56789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7-21 23:49:4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7-22 00:01:2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7-22 06:41:19 | 显示全部楼层
小鬼头 发表于 2022-7-21 21:23
但数字表判断可控硅引脚,可能单向可控硅还行,要因为触发极与阴极之间呈单向导向特性。但双向可控硅很可 ...

说起来失礼,我没有搞过双向可控硅,单向的20多年前搞过。大功率的充电器,可控硅6A的,记得那时候用万用表测量。栅极阴极之间电阻相差很小。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7-22 07:30:12 | 显示全部楼层
数字表测量半导体器件不是完全没有意义,首先要看你是在线测量还是单个器件测量,再就是看你设置的档位。数字表的二极管档提供的开路电压比指针表高,测量LED与达林顿管子有优势,而且显示的就是结压降。电阻档提供的开路电压比指针表低,那是特为测量板子在线电阻设计的,这样就不会使并联在电路上的半导体器件导通引起误判。另外结合数字表的蜂鸣器档可以快速甄别在线半导体的击穿故障,比指针表要方便。其实指针表本身可以被当做一个高分辨率高灵敏度的表头,你可以根据具体需要临时搭建适合你的测量电路。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7-22 13:23: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鬼头 于 2022-7-22 13:30 编辑
quexing 发表于 2022-7-22 06:41
说起来失礼,我没有搞过双向可控硅,单向的20多年前搞过。大功率的充电器,可控硅6A的,记得那时候用万用 ...


从你说出的这句“记得栅极阴极之间电阻相差很小”就知道,你也没有树立起用好指针表所需的Li、Lv概念。

我估计,大部分指针表使用者都没有这些概念,体会不到Li、Lv在测量半导体器件所能起到的重要作用。指针表在测量半导体器件的优势,因此就难于发挥出来——昨晚我翻看了沙占友写的指针表使用技巧100例一书,里面也完全没有li、lv概念的引入,相应的测量手段还是很老旧。


我之前在这个帖子里谈Li、Lv较多:
http://www.crystalradio.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913085&extra=&page=1

利用现在这个测单向可控硅gk极的例子,我在这里谈谈有这两个概念和没有这两个概念在测量时的区别。

1、没有Li、Lv概念(依靠阻值来判断)

就像你那样,时间长了,仅仅记得g极与k极之间电阻很小。

如果细节记得牢,那么,能记住正向测量时的电阻很小,用x10档测会是大概多少多少欧姆,用x10档测会是大概多少多少欧姆,等等。还能记得反向测量时,电阻非常高(x1k档以下为无穷大)。

当你换了一块指针表,可能因为x10、x100档测到的这些欧姆值明显有所不同,还得要为这块表记一记具体数值。

如果是进行在路测量,得凭经验,估摸一下在g极与k极之间并有电阻的电路中,测到大概多少欧姆值才算是正常。

当积累了足够的经验,记了众多的欧姆值测量结果后,能换来不错的测量判断的正确率。

2、有Li、Lv概念(依靠Li、Lv值做判断)

对于单向可控硅的g极与k值之间,我知道这是一个硅pn结,其伏安特性与其他的硅二极管非常接近(准确来说,更接近于三极管的be结)。所以,我不用记忆在使用指针表测他时,测得的欧姆值正常情况下应该是多少,只需记住这里是一个pn结就已足够。

我实际测量这两个极,是读出Li、Lv后,看他的Lv符合不符合硅二极管的特性。比如,我用x10档测,其Li是10mA级,那么,他的Lv应该大致是0.65v左右,x1档测,其电流100mA级,Lv应该是0.7v。x100档,则是0.6v左右,x1k档是0.5v左右。

这里测量,需要有记忆硅二极管的伏安特性(VI曲线特性)来做基础。而这个伏安特性,测其他半导体器件(二极管、三极管等等)也要用到,也需要记忆,所以,没有增加额外的记忆负担。当换一块指针表来测,也是如此,仅靠记忆上面2样东西就能做同样的测量判断操作。

在路测量时,面对上面同样的电路情况(g极与k极之间并有电阻),也是看Li、Lv(主要看Lv)。如果怀疑并联的电阻影响了测量,那么就切换到指针表灌出电流大的档位来测Lv,以消除其旁路影响——如果是使用数字表二极管档来测,遇到此情况就只有靠猜,或者是老老实实把零件(电阻或待测可控硅)拆下来单独测了。

综上所述,Li、Lv测试法,是建基于半导体器件原理之上,不仅具有普适性,众多器件均可运用,而且简单易行。指针表本身具有灌出多种电压、电流的能力,配合运用这种测试法之后,对于简单检测半导体器件来说,能远胜于数字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7-22 13:39:15 | 显示全部楼层
小鬼头 发表于 2022-7-22 13:23
从你说出的这句“记得栅极阴极之间电阻相差很小”就知道,你也没有树立起用好指针表所需的Li、Lv概念。 ...

看来有买一个好一点的,有LV、LI的表才行,现在我的表有这两个功能的是30多元的散件,自己安装的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矿石收音机 ( 蒙ICP备05000029号-1 )

蒙公网安备 15040402000005号

GMT+8, 2025-4-30 12:1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