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石收音机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Jack315

谈谈对胆机胆味的看法……也挖个坑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6-26 10:42: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楼中音频文件频率搞差了一倍,
10KHz 的变成了 20KHz,难怪听不到了。

更新一下:
双声道,两个声道信号相同。采样率 44100 Hz,时长 1 秒。

附件中含有下列音频文件:
- Sound_100Hz.wav
- Sound_200Hz.wav
- Sound_500Hz.wav
- Sound_1KHz.wav
- Sound_2KHz.wav
- Sound_5KHz.wav
- Sound_10KHz.wav

Sound.rar (261.64 KB, 下载次数: 6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6-26 15: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很多人都分析过, 恰如其分的失真, 加上线圈的空间匹配, 吸入了仙气,
所以理论上, 晶体管加牛, 也可以有胆机味道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6-26 16:28:48 | 显示全部楼层
yangwenguan 发表于 2022-6-26 15:55
不是很多人都分析过, 恰如其分的失真, 加上线圈的空间匹配, 吸入了仙气,
所以理论上, 晶体管加牛, 也可以 ...

晶体管加牛确实也有很好的印像。
但是否就是大家追求的胆味还真不好说,
毕竟这是个比较主观的感觉。

有人说这与电子管和输出牛的非线性有关,还说主要是二次谐波。
听起来是有道理,但真相如何却不得而知。
只是好奇就挖了这个坑。能否真的填上且看造化如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6-26 16:29:4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认为所谓的胆味就是二次谐波所造成的一种音色。用不同的单一频率进行所谓胆味分析,感觉分析不出个所以然,首先你先把胆味准确定义出来,还要有量化的数据来衡量。整个放音系统达到什么程度或指标,才说有了胆味 ,否则还是泛泛而谈。还有,本人认为所谓的胆味离hifi高保真还是有距离的,就看你的个人喜好是什么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6-26 17:57:11 | 显示全部楼层
sdts 发表于 2022-6-26 16:29
我认为所谓的胆味就是二次谐波所造成的一种音色。用不同的单一频率进行所谓胆味分析,感觉分析不出个所以然 ...


是行家,稍微深入探讨一下。

首先你先把胆味准确定义出来,还要有量化的数据来衡量。

这确实是应采用的方法,但有一定的难度。

首先,“胆味”是个主观感觉的特征。而产生“胆味”的应该是类似乐器的特殊构造。
对这种特殊构造进行度量确实不容易,但也并非不可能。这是挖这个大坑所要尝试的一个方面。

其次,假设能对上述的特殊构造进行度量,还需要将主观感觉与特殊构造的度量联系起来。
具体来说,应该有若干“胆味”不同的胆机,若干“专业”鉴定人士来对这些胆机的“胆味”来打分。
据此才可以定义出“胆味”是什么。

以后要看情况才能确定是否能真正做到这一步。

胆味就是二次谐波所造成的一种音色。

做了初步的实验。这是某电子管的传输特性:
传输特征.png
一个纯净正弦波,与具体的频率无关,经过这个电子管“放大”后产生了谐波。
由图中传输特性的模型,得到的各谐波幅度如下:
基波:        128.3077
二次谐波:   6.7190
三次谐波:   0.3093
四次谐波:   0.0016
五次以上谐波为零。

这似乎暗合了胆味是二次谐波所造成的一种音色这种说法。
为了试图验证这个说法,将一段音频信号,用图中传输特性模型进行“放大”,
结果并未听出有多少胆味。
或许中间有未发现的错误,或者这个说法还不够全面……后续再仔细求证。

关于胆味与 HiFi 应该是两种不同的目标,不深入讨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6-26 18:32: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dts 于 2022-6-26 19:00 编辑
Jack315 发表于 2022-6-26 17:57
是行家,稍微深入探讨一下。


说明一下,我不是什么行家,仅淡了下非常浅薄的认识。听感与胆味一样,是个很模糊的概念。人的耳朵对哪些波形敏感,识辨的阀值等等,都是有很深的学问的。为什么有“讨好耳朵”一说,讨好的机理又是什么?等等,我感觉这里的学问大了去了,恐怕专门做音响设备的专家也不见得说是能全部掌握。

对楼主的科学探讨精神还是值得点赞的,不要迷信,认真探索扎实进取,可以走出自己的一条路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6-27 06:16: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ack315 于 2022-6-27 06:31 编辑

初步的分析。

用电脑带的小音箱放音,然后用手机录下来。
对程序生成的纯正的原始信号和录音信号做频谱分析,
结果如下:
信号_1KHz.png
谐波分析_1KHz.png
石机帧频特性.png
由于量化误差,傅立叶变换后的频率和幅度都略有偏差。
因此,最后一个图是两个信号相应的频率和幅度相除后的一个比例。

从这些图中大致可以看出:
一、放音信号的频率偏低约 10%,原因比较奇怪,猜测可能是播放软件造成的。
二、幅度在中频 (1KHz) 段比较高,低频和高频端都有一定程度的衰减。
看起来比较符合手机话筒和/或电脑小音箱的形像。
三、基本没有谐波失真,除了 200Hz 这个频率点。
可以看到二次和三次谐波失真比较严重。
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凭直觉 应该是手机话筒有问题的可能性比较大。
信号_200Hz.png
谐波分析_200Hz.png

非专业玩家,装备也只能就这个水平了。
俺没有胆机,坐等朋友们援手。

20楼提到的对“乐器的特殊构造”的度量分析比较费思量,慢慢琢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6-27 20:55:28 | 显示全部楼层
胆声的最大魅力是活跃。

对于听惯了现代音响的年轻人未必适应。
回复 支持 0 反对 2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6-27 20:57:54 | 显示全部楼层
单纯的正弦波要是听出差别那肯定有垃圾设备了。单纯正弦波好的放大器下没有区别。
回复 支持 0 反对 2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7-1 16:36:4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自己做了个产生二次谐波的前级,加在石鸡上感觉也有那味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7-1 17:46:16 | 显示全部楼层
正直电子 发表于 2022-7-1 16:36
我也自己做了个产生二次谐波的前级,加在石鸡上感觉也有那味道

如果方便的话,能详细说说吗?

比如前级是怎么做的?
如果没有胆味为 0,十足的胆味为 10。
加和不加这个前级,打分各是多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7-1 19:03: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正直电子 于 2022-7-1 19:05 编辑
Jack315 发表于 2022-7-1 17:46
如果方便的话,能详细说说吗?

比如前级是怎么做的?


我发技术区肯定会被大仙拍黑砖,我惹不起
所以说只能躲,悄咪咪发在交易区了,顺带分享,您可以看一下我的个性签名链接
这个帖子二楼是技术文章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7-1 20:16:47 | 显示全部楼层
得认真学习下。

我是用软件做的……得再试试,看能不能得到类似的效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7-2 07:30:24 | 显示全部楼层
正直电子 发表于 2022-7-1 19:03
我发技术区肯定会被大仙拍黑砖,我惹不起
所以说只能躲,悄咪咪发在交易区了,顺带分享,您可以看 ...

用软件直接加一个纯二次谐波结果不理想。
感觉在两个方面
一、胆味不明显;
二、谐波分量过多时能听出失真。

不知道硬件做出来的感觉是否比较好。
直觉胆味应该与二次谐波有关,但可能还有其它因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7-2 07:58:2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坑属于长板理论,音响属于木桶理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矿石收音机 ( 蒙ICP备05000029号-1 )

蒙公网安备 15040402000005号

GMT+8, 2025-4-28 15:2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