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3-11-11 00:42:21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品牌是悲剧,只能靠低价来切入市场,中国货在国际上的处境就是如此,日本和德国在从垃圾到精品的转型之中都是由政府承担的大部分成本,比如日本收音机,只要是销售满足500台,设计和试生产所产生的成本都是国家以退税的形式买单,看似轰轰烈烈的国际超大企业,比如三洋日电等电子业部分,巅峰时期每年实际纳税都在一千万到两千万美元之间,聊胜于无,企业依靠政府政策零成本保留了大批设计人员和试制工厂,可以不计成本的推出多种精品产品让市场鉴别挑选,只要你不停地设计试生产新产品,研发队伍和试制工厂都是政府替你养
我们的企业没有这样的政策,一切都是自己扛,抱怨可以,不买也行,九分鄙夷之后要留给他们一分怜悯,那个年代的日德产品实际是政府买单研发生产的,商品面世要先过政府这一关,而中国呢?一句白猫黑猫就一推六二五,任由群魔乱舞折腾去吧 |
评分
-
2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