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石收音机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老虎哥01

看看日本德国制造的电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1-10 21: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本和德国做的产品都是非常认真的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1-11 00:00:31 | 显示全部楼层
bigluo 发表于 2023-6-29 21:25
国产电笔也有稍微贵一些的,几十块一个。
但是那种已经脱离了传统,都是非接触式的,现在还用传统试电笔 ...


德力西的非接触试电笔,才30元左右,但功能、做工都不错了:

京东¥49.30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1-11 00:07:54 | 显示全部楼层
z368 发表于 2023-6-27 16:44
还是钱不到位。国产其实是能做好的。现在国外也废了,看网上讲英国现在连坦克炮管也生产不了了。

在自媒体为王的时代,有讲得很好的up主,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这一类很少,反倒是一本正经胡说八道的,反智反常识的数量反倒非常多、,尤其是简体中文区。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1-11 00:42:21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品牌是悲剧,只能靠低价来切入市场,中国货在国际上的处境就是如此,日本和德国在从垃圾到精品的转型之中都是由政府承担的大部分成本,比如日本收音机,只要是销售满足500台,设计和试生产所产生的成本都是国家以退税的形式买单,看似轰轰烈烈的国际超大企业,比如三洋日电等电子业部分,巅峰时期每年实际纳税都在一千万到两千万美元之间,聊胜于无,企业依靠政府政策零成本保留了大批设计人员和试制工厂,可以不计成本的推出多种精品产品让市场鉴别挑选,只要你不停地设计试生产新产品,研发队伍和试制工厂都是政府替你养

我们的企业没有这样的政策,一切都是自己扛,抱怨可以,不买也行,九分鄙夷之后要留给他们一分怜悯,那个年代的日德产品实际是政府买单研发生产的,商品面世要先过政府这一关,而中国呢?一句白猫黑猫就一推六二五,任由群魔乱舞折腾去吧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1-11 01:24:31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上海出的 【唯一牌】旋具质量是很不错的 其中有一套组合螺丝刀用起来就很合手

手柄内有氖泡 刀头钢火也合适 十字头非常贴合螺丝 ,后来移到长兴岛农场生产 质量越来越差。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1-11 08:19: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HANGGONG1968 于 2023-11-11 08:24 编辑

微信图片_20231111081151.jpg        看到老虎哥的主贴,感触颇深。记得73年,我在机械厂废铁堆里、捡到两样电器。一个是电熨斗、另一个是插排,TM都是日本货。等到80年代,我拆了电熨斗准备换掉里面的芯子。当打开的瞬间,发现原装的芯子明亮如新,几乎看不到用过的痕迹。与新买回的芯子(郑州购得)比对,新的黯淡无光且云母片灰暗......。结果就没有舍得换新。此熨斗一直用到90年代中期,最后被朋友拿去了。那个插排我一直用到现在......,有图为证。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1-11 08:39:48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我们对“崇洋媚外”的理解似乎多有偏见。产品的质量的优劣决定于工艺水平以及工匠的姿态,如果对产品抱着负责,真正为用户着想的态度,就会做出好的产品来。尤其是电器产品,如果对出厂的产品不是认真负责的话,就有可能造成安全事故......。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1-11 08:46:4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这个帖子,很感慨。相当多的回答不客观不全面,有部分回答说到点子上了,其实国外的正常人都不会说中国做的东西不好,不好的东西是低价的,当地经销商没有买高价高品质的而已。

167楼的回答是你了解的,你不了解的是国内企业返税也是很厉害的,以政府导向的方向,项目的形式返税。例如以前35%的税,能返回10%。无论是外企还是民营的,只要是先进的都有,头部企业还有其他配套资金。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1-11 09:01:27 | 显示全部楼层
慢慢来嘛。。
  
  中国已经发展起来了。
以后也会好起来的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1-11 19:09: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wp 于 2023-11-11 19:11 编辑
发烧牛 发表于 2023-7-2 07:11
这种电线我见过,其实是铝线


70年代有种铝线外观类似于我说的那种银包铜,但外皮是玻璃丝浸沥青的,内部是橡皮绝缘。我给他修的是解放前的产品,估计是民国时代的,但也不排除海外舶来品。这种线外皮是亚麻编制浸火漆,内部橡皮绝缘,芯线敷银厚度大约0.5mm,内芯是紫铜。这种导体在70年代后期还能看到,就是军用短波电台的发射机末级调谐线圈用这种裸线。我老师家里的电线是不是日本的不好考证,但是日本在二战前有色金属不是十分匮乏,光甲午战争大清赔的银子就用不了。还有日本在青岛馆陶路22号建的取引所(交易所)照明电线居然用了铅封工艺,也就是说像现在的护套线一样的工艺,但是外皮是铅皮,内的绝缘用的是牛皮纸,目的是青岛地区潮湿,用铅全密封电线能防水防潮。所以说从他们的工艺看为了达到电器性能是不计成本的。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1 21:46:41 | 显示全部楼层
ZHANGGONG1968 发表于 2023-11-11 08:39
其实,我们对“崇洋媚外”的理解似乎多有偏见。产品的质量的优劣决定于工艺水平以及工匠的姿态,如 ...

非常同意您的观点,所言极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1-12 09:33:59 | 显示全部楼层
swp 发表于 2023-11-11 19:09
70年代有种铝线外观类似于我说的那种银包铜,但外皮是玻璃丝浸沥青的,内部是橡皮绝缘。我给他修的是解 ...

      坛友的科普,使得我们的知识面拓宽延伸了不少。其实,产品的质量是由技术,工艺、以及对周围环境的适应性能所决定的。一种好的产品应该具备优良的适用性和较长的使用寿命。如果单纯的“盈利”为目的,那么难免会出现质量方面的问题。
      电器尤其是家用电器,一种好的产品,应该在尽可能保证使用者安全 的前提下,优选制作材料和工艺标准。只有突出以人为本的指导思路,才能谈得上“优质”二字。
     我在回复老虎哥贴子中的“图片”,仔细观察插排会发现:最下面右侧有一小隋圆黑斑点,那是我捡到此物后,用普通塑材补粘的痕迹。(下属补粘方法)其实一个小小被烫伤的烙印,对安全算不得什么!但却被人家丢进垃圾堆了。这说明普通日本家庭对电器安全的重视,而且那是在5、60年代。
     最后我想说的是,技术无国界,质量无“彩色”。在这里只是以事论事而已。

    补粘方法:
                  找一块与电器壳体相接近的材料,研磨成碎末。然后用502调和,涂抹在已经清理干净的创面上,稍加整形,晾干即可。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2 20:12:25 | 显示全部楼层
jiedamotuo 发表于 2023-11-12 19:28
我也一样的崇洋媚外,工具仪表及耗材能买到进口的尽量用进口的。

英雄所见略同。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2 20:13:05 | 显示全部楼层
jiedamotuo 发表于 2023-11-12 19:29
这两款测电笔虽然没用过,但看外观就十分心仪。

手感,外观,使用相当不错。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1-13 18:43:23 | 显示全部楼层
ZHANGGONG1968 发表于 2023-11-12 09:33
坛友的科普,使得我们的知识面拓宽延伸了不少。其实,产品的质量是由技术,工艺、以及对周围环境的 ...

其实我们的产品在文革前也有不少优质的,自行车就是个例子。在电器方面50年代实在是太穷了,所以产品不得不节约成本,等到80年代时质量就有了大幅度提高,代表产品就是80年左右的电风扇,我的用到现在都好好的。我的记忆测电笔产品在75年就很好了,那时候有一种造型与圆珠笔一样的,有个长圆形窗口,在烈日下也能看清。产品质量下滑是从90年代以后开始的,追求利润的后果。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矿石收音机 ( 蒙ICP备05000029号-1 )

蒙公网安备 15040402000005号

GMT+8, 2025-5-8 04:1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