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石收音机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1914|回复: 27

电瓶车充电器充满自停电路分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6-7 13: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whmks 于 2022-6-7 13:28 编辑

  电瓶车充电器充满自停电路分析
       最近有位坛友发了《3842难到我了》的帖子,出谋策划和参与讨论的坛友很多,大部分坛友(包括我)都是以常规的控制方式去分析,所以没有结果。
       现把该帖主电源的电路图(应该没有大错的地方)发上来,供大家共同分析讨论。
首先把我的分析贴上来,该电源是低档中的较新设计(也可以唬弄人,提高卖点),采用不接电瓶不开机(不同于无输出),充满电后又停机,因无字模块的8脚等同于一个接地的开关,接通时电源就可以按条件工作,关闭时就停止工作。

1、431与光耦的接法
      接法有串联与并联,常规电源一般都是串联接法,并联接法要有外加的起动电压。
     该电源是采用并联接法,所以没有电瓶不会开机,单在3842的7脚接电源也不会开机,因1脚的470R电阻拉低了1脚电压,关闭了芯片的6脚输出,所以不能开机。光耦要有一定导通,光敏二极管阻值降低才能从8脚的5V取电到1脚,1脚电压升高,开通6脚的输出(这里不要小聪明把470R阻值换高或从8脚接电阻到1脚,这样会失去电压环路,电压会彪升。
串并联.GIF

2、接电瓶开机原理图(图中阻容等数值要等原帖主提供,但不影响原理分析)。接上电瓶后由R1-R6及相关元件组成开机电路。
据分析该电源在接高一档电瓶电压时,如48V错接60V的就容易烧坏图中蓝圈中的稳压管,
自动关机充电器电路.GIF

3、工作时电压电流环路分析
电压电流反馈与自停原理.GIF

就这样不哆嗦了,不妥的地方等坛友们纠正和补充。



  

评分

8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2-6-7 15:48:17 | 显示全部楼层
给你点赞,看来难不倒他了……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6-7 16:38:10 | 显示全部楼层
海洋DZ 发表于 2022-6-7 15:48
给你点赞,看来难不倒他了……

谢谢!但愿如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6-7 20:16: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是难倒了他,基础知识不多,想着从第一步就跳到10000卜。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6-7 20:58: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红河310 于 2022-6-7 21:04 编辑

原帖像电子版的盲人摸象……

见楼主这帖子真是开眼了,这是锂电池充电器,没事铅酸电池的那种先大后高再低的分段模式。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6-7 21:19:13 | 显示全部楼层
358130278 发表于 2022-6-7 20:16
确实是难倒了他,基础知识不多,想着从第一步就跳到10000卜。

是啊,同一个芯片可根据用途设计出不同的电路,不是一成不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6-7 21:24:16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河310 发表于 2022-6-7 20:58
原帖像电子版的盲人摸象……

见楼主这帖子真是开眼了,这是锂电池充电器,没事铅酸电池的那种先大后高再 ...

谢谢!这很难说,因无字模块可能具有很多功能,也可能有分段充的功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6-8 20:12:3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高见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6-14 07:18:1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认为初始阶段限流是利用 3842  第三脚的电流反馈实现的,3842的第三脚检测开关管的工作电流只要电流超过设定值就停止工作,电路始终间断运行平均电流维持在设计限流值,次级感应出的电流与初级成比例保持一致也就是限制在设计恒流值。充电电流小于恒流后才进入稳压(恒压)-涓流等状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6-14 07:58: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hmks 于 2022-6-14 08:04 编辑
tjhfdrufo 发表于 2022-6-14 07:18
我认为初始阶段限流是利用 3842  第三脚的电流反馈实现的,3842的第三脚检测开关管的工作电流只要电流超过 ...


图中指的3脚是无字模块的三脚,是充电电流的设定脚,不是3842的3脚,二者的概念不同。你指的是副边无恒流,充电时靠3842的3脚进行恒功率充。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6-14 08:12:18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这个电路低压端没有电流检测的电阻如何判定充电电流?   你可以参考一下LED的适配器的工作原理,它就是限压恒流源次级没有芯片利用电阻光耦反馈限制最高电压,利用开关管或芯片(小功率芯片直驱)电流反馈实现恒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6-14 08:37:34 | 显示全部楼层
tjhfdrufo 发表于 2022-6-14 08:12
你这个电路低压端没有电流检测的电阻如何判定充电电流?   你可以参考一下LED的适配器的工作原理,它就是限 ...

图上二支1W的并联电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6-14 08:50:38 | 显示全部楼层
分析的非常到位,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6-14 09:02:31 | 显示全部楼层
tjhfdrufo 发表于 2022-6-14 08:12
你这个电路低压端没有电流检测的电阻如何判定充电电流?   你可以参考一下LED的适配器的工作原理,它就是限 ...


你这个电路低压端没有电流检测的电阻如何判定充电电流?   你可以参考一下LED的适配器的工作原理,它就是限压恒流源次级没有芯片利用电阻光耦反馈限制最高电压,利用开关管或芯片(小功率芯片直驱)电流反馈实现恒流。


我在那个起因贴子里发过整机的电路图,图是根据帖子里的两张照片绘制的,个别处可能不准确,大差不差吧:

电路图png3.png
                                                                  点击看大图
(图中元器件参数没参照实物,乱写的。U3为随意借用的封装,其型号无意义)

上图,防反接MOS前面的R15、R16为电流检测电阻。

这个充电器的保护功能说起来也简单:
1 空载停机:输出端不接电池时,U3没得到启动电流,3脚不工作,光耦内无电流,3842反馈脚建立不起来电压,PWM脉宽极窄,等效于停机吧,
2 反接保护:输出端电池接反,Q2的体二极管反偏不导通,U3依然得不到启动电流,光耦依然无电流,整机依然处于“停机”状态。
3 启动充电:按正确极性接入电池后,电池正极--R18--U3--GND--R15--Q2的体二极管--电池负极,电流通过这个回路回流。U3得到启动电流而工作,光耦发光(补:光耦到整机整机输出应有一只供电电阻,画图时没看到,也许疏忽了),3842的1脚建立电压,a点电压上升,这就允许R6上有一定电流时才产生PWM下降沿。换句话说,充电器启动了,次级有输出,开始为电池充电。
                   次级有输出后,C19上建立了电压,这个电压经R11驱动Q2令其完全开通,保证充电电流回路通畅。
4、反馈控制:U3有电压、电流反馈,有了这两个参考,U3可以做出很多“控制策略”,阶段充电、脉冲充电、充满关断8脚等等。这些功能都可以做出来,只是想不想做的问题,具体怎样需要看U3的规格书。同时431也根据电压反馈拉取光耦供电电流,这路控制是限制输出电压上限值。
5 充满自停:只需要U3根据电压电流反馈判断电池充满后关断8脚即可,8脚高阻态后光耦得不到电流,内部光电管不导通,3842的1脚电压被R2下拉到0,PWM恢复为极窄脉宽状态,即等效停机了,也就是充满自停。                 

评分

3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6-14 13:53:20 | 显示全部楼层
bg1trk 发表于 2022-6-14 09:02
你这个电路低压端没有电流检测的电阻如何判定充电电流?   你可以参考一下LED的适配器的工作原理,它就 ...

版主分析得非常详细,赞一个。另外:电路可能还有些小错,我再看了一下PCB板的走线,因是单面板很方便看走线,在图上标了一下,不知准否。
213255svde7ssd.png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矿石收音机 ( 蒙ICP备05000029号-1 )

蒙公网安备 15040402000005号

GMT+8, 2025-4-29 03:5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