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1-10-2 12:19: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29BBY 于 2021-10-2 12:41 编辑
一些问题:
1、R1 R2组成的电压反馈网络,其分压比不宜过小,现阶段来看,大于0.5最好。原因:
分压比决定了帘栅反馈的深度,当帘栅极直接接到跟随管阴极时,分压比等于1,反馈最深,前级管就退化为三极管.反馈深度浅一些,即分压比小一些,前级管的超线性曲线就更加向五极管的方向靠拢,内阻增大。此时微调恒流源的输出电流,前级的屏压就会有较大变动,进而牵扯到两管的工作点的变化。甚至恒流源本身的电流漂移也会较大程度地影响各管工作点。因此分压比不宜过小。
2、对于恒流源的性能有较高要求,尤其是精度,稳定性、可靠性等等。本人下一步将投入恒流源的研究与制作,争取早日实现此电路
3、工作点直耦的原因,调整较麻烦。
4、现在网络上流传的五极管spice模型经常不准,仿真结果,尤其是放大倍数,与实际有很大出入,所以还需实作。
无论怎样,此电路背后的设计理念很棒。制作难度虽大,但精心调试后肯定有极其精彩的表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