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石收音机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6168|回复: 48

辟谣:听胆机就是听失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6-25 22:34: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字面上理解:【失真】;顾名思义,即失去了真实的意思、、、、、、无论它奇次、偶次,或单或双,或大或小,【失真】之意已纳入电气指标。在高保真系统中,做到真实还原为基本理念的情况下,失真是越小越好、、、、、、
可是,为什么有人赞同“听胆机就是听失真”的说法?是想象吗?还是真有此事?畅所欲言吧,实事求是的说说吧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1-6-25 23:16: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最不失真的音源就是演唱者和演奏者在你面前清唱或演奏,一切通过电子技术手段的声音均失真!!!
没有所谓的高手!!!換言之,高手即先驱发明者,而后摩机、改装均为爱好者之一,胆也好、石也罢,diy嘛,能自己动手即其乐无穷!当然啰,那天设计某个电路得到公认并以自己的名字来命名,那当然就以高手自称哪,不用广而告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25 23:16:46 | 显示全部楼层
先为此言者圆圆谎: 电子管过载能力强, 工作在高阻抗状态, 另外电子管就元件本身就是个艺术品, 所以层次分明的造型会比晶体管机器一个大铁箱的样子更人性化. 有一点就是电子管机器如果电路设计不合理, 很多情况下照样会响, 不比晶体管机器要不截止了要不就放鞭炮. 也因电子管的特性原因, 不在合理工作点的机器会产生很大的失真, 而这种大师口中的软失真, 却不知道怎样成为JS们口中的"胆味" 竟然被神化了. 而当前很多胆机都是粗制滥造, 特别是输出变压器更是偷工减料, 电路也取以前的老线路......... 以前的老线路很多是设计给低电平的录音机或唱机放大的, 其输入最高是500mv , 而CD2V的输出就产生了削峰, 而大师们又封个"软削峰"的封号给它, 还说这能增添音乐色采, 到了JS口正更是厉害, 变成了松香味呀什么的名词..... 很来这些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只能这样说)全变成了值钱的古董, 蒙, 散, 暖,柔这些比易经里的辞更"高深"的词就伴随着胆机了.....

好了先人后己, 说完了大师门的教诲后就说说我"离经叛道"的看法了
我认为, 电子管, 不是神, 而是一种器件, 它本身无生命, 它的生命是配以他的线路给予的. 电子管的特性(压控流元件)就注定了他比晶体的优越性
但我并不否定晶体管, 在电子管的电源线路中我用了不少的mosfet的.
我的意思就是让元件用在它合适的地方, 不要被什么条框限着, 这样一来才能有新的发现. 当然,如果大师们的教诲你是认为是字字诛机的话, 大可把大师的观点照单全收, 因为系统是为你自己服务的, 主要是自己喜欢.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26 00:20:43 | 显示全部楼层
听音乐不是听失真,听胆机是为了听音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26 01:28: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60年代的爱好者 于 2011-6-26 01:39 编辑

严格地说:电子管是一种非线性元件,其输入与输出转换特性是一条曲线。一般我们在做放大应用时,将其近似看做直线来分析,但是它毕竟还是曲线。
    看过电子管手册中特性曲线的人都知道:电子管的非线性比晶体管大得多。
   这里引用《电子管放大器基础》中的一点资料(懒得打字了):

001.JPG

002.JPG

    用直尺才能画出直线,而用曲线板是画不出直线的,尽管我们假装它是直线。其实,胆机的失真是比较大的,电子管手册中一些功率放大管的特性中就有失真系数,估计很多“烧友”都不好意思承认那个手册上给出的数据,比较大的百分比哦。

6P1失真系数.JPG

    看大家熟悉的6P1,失真系数如何?
   所以,不要回避这个问题,失真是客观存在,而且比较大。
   
    不过,话又说回来,目前还没有完全线性的放大、传输、转换元件,所以,在欣赏音乐的时候,我们还必须忍受失真,假装它们不存在。暂时木办法啊。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26 09:22:15 | 显示全部楼层
单端功放丰富的二次谐波,是一种使人愉悦的失真,具有独特的胆味。推挽胆功放抵消了二次谐波失真,石机的高次谐波几乎不衰减。高保真胆功放,通过负反馈等措施使失真降低到1%以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26 09:57:31 | 显示全部楼层
深层问题~~
基础有限不予置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26 12:53:42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概失真也分很多种吧,晶体管的那种削顶失真,和交越失真,让人难以忍受。而电子管不削顶,也有失真。如果人们不觉得难受,而且爱听,有什么不好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26 13: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网上看到过一句话:
玩电子管就是如何巧妙利用它的失真
来为我们的耳朵服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27 12:16:08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部分单端胆机都存在偶波失真和软过载失真.和由于变压器频响特性造成的频响压缩.

所以大部分胆机都是在听失真,或者说在听音染.

但现在我不否认如果恰到好处的音染,却能很好的修饰CD唱片的数码味,使其声音更圆润.

所以我不排斥胆机,也肯定胆机存在的价格,也相信肯定有好声的胆机

石机里面烂的可能更多.到处都是失真,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27 15: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60年代的爱好者 于 2011-6-27 15:16 编辑

回复 10# 月夜宁静




    胆机和石机的失真有相同的,也有不同的。深入了解其成因,才知道如何对症下药。
    胆机失真主要来自电子管特性的非线性,电子管的转换特性是按照二分之三方律,由于是高次方程,肯定是一条曲线。有关详细论述可以参看陈鸿彬的《电子管放大器基础》,这本书的电子版很好找的,故不赘述,
    晶体管的线性比电子管好,石机的静态指标和失真指标好于胆机。但是设计不当的晶体管机会产生“动态失真”,这种失真的听感很不好。关于这方面的失真,我在80年代曾经研究过,也翻译学习了不少国外的文章,还在报刊上发表过有关文章。可以看下面链接:
http://www.crystalradio.cn/bbs/thread-23854-1-1.html

   我觉得“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只有了解失真的成因,才明白如何去克服。
    发烧也要清醒地进行,知道自己要什么,做什么,是否可以实现,是否可以改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27 20:00:54 | 显示全部楼层
失真就是失真,还有它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27 20:57:20 | 显示全部楼层
知道失真是如何产生的,就知道如何去改进,也知道什么失真是不可避免的,什么失真是可以减小的,也知道瓶颈在哪里,清楚如何把钢用在刀刃上,发烧不盲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28 08:20:27 | 显示全部楼层
60年代的爱好者

我不是提出过吗,用两个对称性好的管子,用电路来对消他们的失真,这样可以得到直线。线性程度,只取决于他们的对称性(一致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28 09:08: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4# 无线电静默


    理论上是可以的,不过实现起来比较困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矿石收音机 ( 蒙ICP备05000029号-1 )

蒙公网安备 15040402000005号

GMT+8, 2025-4-26 16:3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