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1-6-19 18:34: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29BBY 于 2021-6-19 19:01 编辑
这一阵看了许多老外写的东西,他们玩直热胆,思路似乎比国内开阔。Rod Coleman搞的灯丝恒流供电,灯丝一端接回转器gyrator,等效为一个大电感,另一端接恒流源。这哥们原话是说,直热胆灯丝电源要注意几点:1、交流输出阻抗一定要大,意味着恒流性;2、AC变压器与灯丝之间要良好隔离,防止互相影响,即是说灯丝供电电路要求高PSRR等等,总之灯丝在交流上最好与供电电路完全隔绝开来,避免串扰。(16楼是简化版的说明)
他们很推崇直热胆恒流供电,不只是因为启动瞬间可以保护灯丝,也有听感方面的考量。
另外,偏置可以用“filament bias”,即是说灯丝加热电流和屏流共用一个电阻落地,这样得到同样的偏压值,电阻可以小一个数量级,这也是除去固偏之外取消阴极电容的一个方法。缺点是此电阻功耗较大。
灯丝温度的建立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我曾推导过,恒压供电时灯丝温度T(t)要用非线性微分方程表示。退而求其次,定性考虑一下恒压和恒流供电时灯丝温度建立的过程:恒压时,冷态电阻很小,灯丝得到一个较大的加热功率(焦耳定律),温度立刻从室温开始上升。随着温度上升,灯丝散热功率(当管子结构固定后,仅为灯丝温度T的增函数)开始上升;同时电阻上升,加热功率下降。由初中热学可得:加热功率与散热功率之差正比于灯丝温度的变化率,当两功率相等时丝温停止上升,建立了稳态。这样灯丝稳态温度T可以由方程 U^2/R=P散(T) 导出,其中R为热态电阻。恒流供电时,起始的加热功率很小,仅为恒压供电的几分之一甚至十分之一,随后随着灯丝温度上升、电阻上升而正比上升,与散热功率的变化趋势一致。这样,两者什么时候“碰头”就较难预测,“碰头”点是否就是手册规定的点也不好说。(这些分析太粗浅,哪位有这方面详细文献,烦请贴来)一切灯丝都可以使用恒压供电正常点亮,但恒流供电在点旁热胆或者大直热胆时就会有问题。隔壁坛有人反映恒流点12AU7根本点不起来,恒流点5686时管子短命(严重怀疑阴极欠温)。
补充内容 (2021-6-20 10:12):
拥有恒流点灯直热机的胆友可以试试,在灯丝两端并联一个0.1u或几u的电容来模拟稳压点灯,声音是不一样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