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1-9-9 07:00: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nm 于 2021-9-9 07:01 编辑
就35楼的图示,作点简单说明。
如图左边的电路,R1,C1和R2组成分压电路,在F1(低频转折频率)所示曲线往左,因电容容量小(容抗大),随频率降低,电路对它的影响有限,所以低频频响曲线趋于平坦。在F2(高频转折频率)所示曲线向右,由于电容容抗很小,R1,R2组成的分压器主导了高频端曲线的走向也趋于平坦。在F1与F2间,曲线呈6dB/倍频程趋势下降。
大部分放大电路在没加负反馈时,总是呈现对频率越高或极低频率放大相对越低的情况。
所以本功放电路加入了由R1,C1和R2组成的负反馈电路后,输出频响在音频以及向上延升到上百KHz都趋于平坦。
再加上右边的负反馈电阻R,如果在无R2时,R与C1的串联电路中心频率在1KHz左右。加上R2后,因R2阻值很低,形成了分压和平坦了R-C1的曲线的凸度,所以,R与R2取值之比可以基本决定本功放最终的放大倍数,且不会影响输出频响特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