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1-3-11 21:03: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了方便,我重新把14楼的图贴过来。
在这个版本的手册(好像是福建一个出版社出的,郑国川主编,这个待查)中乙类推挽分成栅偏压0V和-6V两种,栅偏压0V的与RCA手册中一致的,-6V的我不知道出处在哪里。
福建版的手册中下面的一段论述确实讲出了电子管时代的无奈,毕竟优良的电流放大能力和关断特性,只有到了晶体管时代才有。
但是文中也有一些误导的内容——“因此,一般T1选择降压比输入变压器,要求满足2X58V的信号输出……”,事实上RCA的手册上,包括上海科技1967版的手册,都是要求栅至栅电压为58V,这个电压应该是峰峰值。
采用-6V偏压的工作点电路,我设计的推动级是不适用的。按照我的考虑,即使采用 -6V,推动级的输出阻抗还是应该足够低,否则当信号峰值超过6V,就不能提供足够的栅流从而产生较大的失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