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1-1-12 14:52:33
|
显示全部楼层
从线路上看,好象电子管并未获得栅偏压,这是取得栅极接触偏压的方法,也属于自给偏压的类型。是利用栅流本身在栅漏电阻上产生负偏压,它的原理如图。当电子管工作时,虽然栅极不带正电,但总有少数电子在从阴极飞向屏极的过程中碰撞到栅极上,产生微小的栅流Igo,它是在栅漏电阻中产生的电压降形成的。栅流虽小Rg很大,约在500K到10M之间 在Rg上产生的电压降可以充作电子管的栅偏使用。例如在二、三灯收音机的电压放大级中就常采用这种电路,五灯收音机的前置电压放大级也有采用这种方法来取得栅偏压的,是取其简单。
接触栅偏压必竟很小,只能用在输入电平极低的放大器的第一级,电子管也应选用高放大因数管如6G2,6SQ7、6SL7或6N9P等,因为这类电子管需要的输入信号小,栅偏压也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