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石收音机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高真R

推挽电路真的会抵消偶次谐波使其音质不如单端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9 10:13: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白居不易 于 2021-1-9 15:07 编辑

不同类型的功率管其负载特性曲线有很大区别,请看下面分别是三极管2A3、五极管6F6及集射四极管6L6单端甲类功放的负载特性曲线:
P1030485.JPG
P1040120.JPG
P1040121.JPG
      其中δ为总谐波失真,H2、H3、H4分别为二次、三次、四次谐波失真,P为输出功率。其最佳负载阻抗,为生产厂家综合考虑输出功率与总谐波失真的推荐值。从上面曲线可以看出,2A3与6L6在推荐负载阻抗时二次谐波失真比重较大,而6F6在推荐负载阻抗时二次谐波失真几乎为0,而6L6功放负载阻抗加大后虽然随二次谐波失真也减少,总谐波失真也减少,但三次谐波失真加大了。因此6L6推挽功放其负载阻抗不宜过大,当P-P取5K时其三次谐波失真减小,二次谐波失真加大但可以抵消,总谐波失真减少小。因此针对不同类型的功率管不能机械地一概而论。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29 14:50:48 | 显示全部楼层
白居不易 发表于 2021-1-9 10:13
不同类型的功率管其负载特性曲线有很大区别,请看下面分别是三极管2A3、五极管6F6及集射四极管6L6单端甲类 ...

你好,看见帖子里发了三张谐波失真的图,是有关三极管,集射管,五级管的。想问问是哪本书里的图片,想找来读一读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29 16:30:15 | 显示全部楼层
白版发的那几张图很有意思。可见三极管和多极管由于其曲线特征不同,失真-阻抗曲线也完全不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29 16:54:2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手残,做不出推挽的,甚至单端都做不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29 22:44: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m78321 于 2021-12-29 22:45 编辑

国外推挽多单端少,还有一个特别的原因:国外发烧友大多喜欢功率较大,听爵士乐、交响乐需要大动态,功率就要大,甲类功率相对小,且大音量失真也大。
再有:电子管功放一类书籍上有的会说推挽的缺点之一:输出牛工作在一个周期两次大电流换向状态,相近于脉冲变压器,漏磁漏感较大,带来明显的电磁畸变,引起高音频不圆润,,,,   这是我当时记录在自己的笔记本上的,也许理解不到位哈。
总之,各有利弊,主管满意就好,不必从技术上推崇一个否定另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29 22:51:54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己多钻研多学习,提高理论知识,自己就有了判断能力,不至于被一些似是而非的说法所左右。一些国内流传的谬论,即使变成铅字,依然是谬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30 09:59: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F35_ 于 2021-12-30 10:02 编辑

都是以讹传讹,谐波失真的根源是非线性,只要信号足够小,非线性就足够小,谐波失真越小

单端音质好,因为试听场合基本都是小功率,动态小,你把单端声音开大一样难听,但推挽在小功率下不好用,因为输出变压器的磁场存在反转过程,由于剩磁或者说矫顽力的影响,必须有一定的推动功率,这就决定了推挽在小功率下表现不好

很多说推挽机不好听的,那是自己做不好,推挽要达到接近理论值的失真度难度还是很高的,一个参数配对就能难住你,别相信网上那些卖管子的所谓的配对,就测个静态屏流和跨导而已,跨导曲线都没有,配个6啊配。

做不到严格匹配,指标也就上不去,指标上不去,得出的结论就是还不如单端,而单端呢,只要输出牛还过得去,怎么做都是那个样子,不会低于或高于预期太多,所以业余制作推崇单端的多

而厂机为什么推挽多,一是市场需求,单端这种小功率除了发烧友外,普通大众是不感冒的,同样的管子,如果单端5W/管,推挽能达到8W/管,如果按照耗电算,每W输出功率单端耗电比推挽多太多了,普通民众的算盘就是“哪个更划算”

二是单端的指标天生做不高,作为商品出售的话很不好看,而提高推挽的指标对于工厂来说还是比较容易的。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30 10: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F35_ 于 2021-12-30 10:12 编辑

另外,相对单纯的偶次谐波(比如以2次为主)几乎等同于泛音,而泛音是不会引起听感严重劣化的,因此抛开指标来谈,单端在小功率配合高灵敏度音箱在小环境下听以人声为主的音乐时,少量的泛音会形成一种略带朦胧的温暖感,让人感觉舒适,这是事实,但这不能说这种偶次谐波是好东西,更不应该称为追逐的目标,把单端声音开大听点交响乐什么的,马上原形毕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30 11:32:32 | 显示全部楼层
九十年代我分别用6P1 6P3P 6P6P 6N5P做过单端和推挽功放进行对比,在听人声、弦乐时感觉推挽力度大推力强,但表现相对有些清淡,不如单端有韵味、耐听。恰此老马805到长沙曙光厂买了10只2A3回来做单端和推挽的比较,10W的2A3推挽机频响很宽,单听很好,但和输出2W的2A3单端机一比,就不如单端机有韵味;后来老驾新编加入了大举制作胆机的行列,也到老马805处听过2A3单端和推挽的对比,也有同感。以上仅是个人的经历和体会,供大家参考。若谁有兴趣,可用同厂同批的功放管做单端和推挽功放机的比较,但电阻电容质量和输出变压器铁芯尺寸要基本相同,功放比较时要同一音源同一音箱,对比后自己就有了真实的体会,即要想知道梨子味道就亲口尝一尝。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5-7 14:25:4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做的6p1没有胆味,像个石机特失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5-7 15:14:2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连什么是胆味什么是石味都不知道。不过我还是喜欢晶体管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5-7 15:25: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阿莫 于 2022-5-7 15:27 编辑
60年代的爱好者 发表于 2021-1-8 18:02
推挽放大产生的谐波小于单端,也就是说,谐波失真小,保真度比单端高,音质指标好于单端。
爱听失真的(他 ...


很多人不知道什么叫谐波失真。什么叫基波,什么叫谐波。失真波形(基波)可以分解成多次谐波来概括。更不明白什么原因造就了不同类型失真谐波成分(奇次为主,还是偶次为主)。也不明白这些谐波成分在听感上表现成什么。所以才有人会装模做样的“计算”什么样的电路,什么样的工作点。会有几次谐波。我都不得不佩服的五体投地。又无可奈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5-7 17:33: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胆LAODAN 于 2022-5-7 17:40 编辑

谐波和音效的关系,我实在不懂,所以也说不清,我只靠实听来判断!关于“听”,这是多年前,发表在别坛的帖子,转过来供老师们胡噜一笑!
http://www.tubebbs.com/viewthrea ... &fromuid=118058
我的观点:如果你五音不全,如果你唱不好歌(或戏等),如果你没有音乐天赋,莫谈谐波与音效的关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5-8 06:04: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俗语云: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但,唯有这声音的优劣,却是耳听为实,眼见为虚!“谐波”者,“泛音”也,所谓“音韵”则与这“泛音”紧密相关,也就是与“谐波”密切相关!由此观之,没有一副音乐家的金耳朵,怎能辨别这声音美与不美,怎知这谐波与音效的关系呢?这是我个人执见,不必当真,仅供胡噜一笑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5-8 12:02:0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老胆LAODAN 发表于 2022-5-8 06:04
俗语云: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但,唯有这声音的优劣,却是耳听为实,眼见为虚!“谐波”者,“泛音”也,所 ...

谐波失真和百度百科的偶次谐波是两码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矿石收音机 ( 蒙ICP备05000029号-1 )

蒙公网安备 15040402000005号

GMT+8, 2025-5-2 05:1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