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石收音机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OLIVER。NAN

试验了一下6N1电子管12V阳压胆结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22 10:27:03 | 显示全部楼层
bj雨过天晴 发表于 2020-1-20 23:11
标准的骗人玩法;增益主要由后极完成。
非线性不等于不工作。
至于失真,楼主说了,是木耳朵。

第一级有增益,第二级是跟随器,增益为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22 11:18: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爷车 于 2020-1-22 11:23 编辑
OLIVER。NAN 发表于 2020-1-22 10:13
发帖时我已经标明了工作在非线性区,看不到我也没办法。


从仿真看,以图示参数(510只有80-90mA),用6N1、ECC85和12AU7,第一级都削波了。
加大510电流到125mA时,ECC85和12AU7无削波,失真也可接受,12AU7的增益最高,失真也最小,6N1则没有改善。
示波器刻度:6N1、ECC85是500mV,12AU7是1V。

6N1 510-12V-1.jpg
6N1 510-12V-2.jpg
ECC85 510-12V-1.jpg
ECC85 510-12V-2.jpg
12AU7 510-12V-1.jpg
12AU7 510-12V-2.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 11:30:4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爷车 发表于 2020-1-22 11:18
从仿真看,以图示参数(510只有80-90mA),用6N1、ECC85和12AU7,第一级都削波了。
加大510电流到125m ...

仿真我也做过,但是总感觉和实际情况不一定相符。实际实验中我也能感觉到12AU7和6N8P效果要比6N1好一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22 11:33:30 | 显示全部楼层
OLIVER。NAN 发表于 2020-1-22 11:30
仿真我也做过,但是总感觉和实际情况不一定相符。实际实验中我也能感觉到12AU7和6N8P效果要比6N1好一些

我做的机子,仿真与实作吻合度比较高。不知你用的什么软件和元件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 11:46:02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爷车 发表于 2020-1-22 11:33
我做的机子,仿真与实作吻合度比较高。不知你用的什么软件和元件库。

我觉得软件还是比较准的。很可能是我的实际操作存在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3-19 10:50:15 | 显示全部楼层
QQ图片20200319104744.png

6N1的曲线和其它管子区别较大,波峰不良,适当增大栅极负压,阴极电阻选200~220欧姆一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3-20 07:37:35 | 显示全部楼层
用13P1吧灯丝直接12V屏压只有24V就可以正常工作当然12V也没有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3-20 11:24:26 | 显示全部楼层
火星计划2009 发表于 2020-3-20 07:37
用13P1吧灯丝直接12V屏压只有24V就可以正常工作当然12V也没有问题

13P1P昨天刚刚试验过,效果相当好,不过功耗有点感人。五极管接法的线性实在有些不规则,用三极管接法好很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3-20 11:50: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OLIVER。NAN 发表于 2020-3-20 11:24
13P1P昨天刚刚试验过,效果相当好,不过功耗有点感人。五极管接法的线性实在有些不规则,用三极管接法好 ...

这个管子三接内阻特别低。能不能给个楼主用13p1p的电路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3-20 18:08: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3-20 20:07:49 | 显示全部楼层
29BBY 发表于 2020-3-20 11:50
这个管子三接内阻特别低。能不能给个楼主用13p1p的电路图?

13P1P的G2串联500欧姆电阻接G3和阳极,其他地方除了偏压电阻和6N1一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3-20 21:29:1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低屏压时,五极管中电力线分布大致如图所示。其中有两个区域存在空间电荷。一是非常靠近阴极(或丝极)表面附近的空间区域,丝极加热后发射出热电子达到平衡时,就分布在靠近阴极(或丝极)的一层,形成空间电荷层。屏流就是由于这些电子在屏极电场作用下到达屏极而形成的。另外,在帘栅极和抑制栅之间的空间电荷区是由于屏压低,吸引力弱,有些电子就聚集在帘栅极和抑制栅极之间而形成。这层空间电荷对直达屏极的电子有阻止作用,影响了屏流。
   由于电子管在低屏压工作时的这些特点,使得电子管的放大因数μ和跨导S都大大减低。因此在设计时就应该注意减低和消除抑制栅和帘栅极间空间电荷的影响,并且使阴极 (或丝极)附近的空间电荷中的电子尽多地奔向屏极。
   在低屏压下工作的低放管不适合于加正偏压,否则失真严重。但是可以把负偏压减少一些,以增加跨导,这样还是适宜的。
    低屏压空间电荷-图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3-21 09:18:1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0-18 21:07:35 | 显示全部楼层
alxc00 发表于 2020-3-21 09:18
为什么不都用场效应管,这么低的电压电子管肯定不会工作在线性区,

电子管做前级,最好采用倍压整流。将屏压搞到最少50V。用6N3或6N11低点屏压也好使。如果仅12V,不如使用场管。或使用直热小管2P2之类。2P2接成三极,低屏压下小电流,可参考传统方法,给栅极加一点正电位,也可以使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矿石收音机 ( 蒙ICP备05000029号-1 )

蒙公网安备 15040402000005号

GMT+8, 2025-5-2 17:3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