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石收音机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aaa555000

一个学习无线电的笨而有效的快捷方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9-4 08:55:55 | 显示全部楼层
aaa555000 发表于 2019-9-3 11:27
遇到疑难故障的机子,谁都会困难。
同一个理论知识都有深与浅的解释,不理解复杂的理论运算,就不必在乎 ...

前辈所言极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0-15 14:03:4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0-17 07:52: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木老师十分佩服!德高望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4-30 07:58:15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是老前辈的经验之谈,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2-9 09:47:01 | 显示全部楼层
重启这个帖子,给专业理论家提个醒:老爷子不卖弄理论,并非是文盲。老爷子系列机型也不是胡搞出来的,其中的理论基础并非不存在。

评分

3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9 10:06:36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爷子基本功扎实,理论更是明悉,动手能力更是超强。其发表的作品,都是大家喜爱的精品。矿坛有老爷子这样的高手,使我们大家都收益非浅,希望老爷子爱护好自己的身体,再接再励继续发表更多的作品。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9 10:07:30 | 显示全部楼层
兴趣是最重要的,任何项目兴趣都是第一位的,边实践边理论,提高兴趣,学习成绩低不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2-9 10:20:4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一生爱书,从小就在书堆中成长。参加工作5年时,还没买过手表,书倒是买了不少。后来漂泊社会,四处迁移,纸质书无法收存,又爱上了收集电子书。在360云盘免费时,就存有2T以上的电子书籍。包括天文地理,科技百科,医药典籍,人文小说,但不收集时尚的网络小说。现在电脑硬盘中,还存有30多G有关收音机的电子书籍。我存书的目的是学习,虽然大脑容量有限,但还是很贪心。学习的目的也不是为了炫耀有学问,因为现实社会给予我的名利,足够我安享余生了,不需要再来这虚拟世界获取虚荣心。

电子书.JPG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9 11:02: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F35_ 于 2021-12-9 11:04 编辑

首先肯定得是兴趣,这里说的兴趣并非普通的喜好,而是指问题解决不了你就睡不着觉的那种,也可以称之为精神寄托

然后得动手,虽然我是偏理论派,但我仍然觉得动手才是促进学习的关键,过去的老师傅都会说一句话:“不动手永远学不会”

我当年爱上无线电源自父亲,他也是无线电爱好者,小时候父亲折腾收音机我就在旁边看,觉得这东西能发出声音十分神奇,兴趣从这里开始

然后我有空就开始看父亲的藏书,基本上看不懂,比较吸引我的是《无线电》杂志,里面花花绿绿的(那时候这个杂志里面有很多是彩页),看着舒服,在上面找到了单管机电路(是的,我不是从玩矿石机开始的),正好父亲抽屉里有一个800欧的耳机,于是决定搞这个,从此开始痴迷,整天想的就是装单管机,虽然那时候还无法理解原理,但一种“这东西装成了肯定很牛B”的想法驱动着我

接着就是偷偷拿父亲积攒的元器件做实验,中间祸祸了不少玩意儿(包括没有合适的零件从机器上拆 ),后来父亲发现了也没怪我,帮我找齐了零件,我自己饶了磁棒线圈,装好了第一台单管机,居然直接出声了,虽然只能收到一个台,但这中成就感让我十分满足。

再后来,我逐渐不满足只能收一个台(父亲做的那台收音机能收六七个)和那蚊子一样的声音,但是怎么能“更牛B”呢,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书上有,于是开始天天翻书,可是看不懂啊,那时候我才刚6年级。

时间就这么过着,直到我初二的时候,学习过初中物理知识,勉强能看明白无线电书籍上的一些东西,然后做出了第一个四管机,调试的过程还烧了两个功放管,但总算脱离了只能收一个台的初级阶段,能收到三个本地台,而且音量也大,还能调节,也不用那个笨重的800欧耳机了(是的,当年我很不喜欢那个耳机,比起8欧的小耳机来说太笨重了),收音机被我装在一个药品塑料包装盒内,没有喇叭,我上学都整天带着它在同学面前显摆

再后来,又不满足了,从书上知道了选择性这东西,发现自己的收音机选择性差,电台的出现在一个范围,不像父亲做的那台,只在一个点上,于是开始折腾超外差,这时候《晶体管收音机》这本书成了我几乎不离手的东西,但6管机那复杂的电路(以当年的水平看)还是让人望而生畏,于是又是《无线电》杂志,找到一款4管超外差机,单管变频,一级中放,三极管检波加单管射极输出功放,折腾了两个月后终于是出声了,但效果远远不如四管机好,这让我很沮丧,找不到原因,只能继续看书,然后学习超外差机的调整。

就这样,我最后终于在上了初三后攻克了当年让我望而生畏的6管标准外差机,当然,其中少不了父亲的帮助。后来因为要中考,学习任务重,家里也禁止我继续折腾,但我的兴趣并没有降低,不能动手,我就把课余时间花在看书学习上。后来上高中,陆续折腾过一些无线发射、遥控之类的东西,但更多的时间是在看书,因为当你掌握的知识越多,你就越希望掌握更多的知识,直到考上大学后,不过那是另一个广阔天地了。

所以,总结一下学习过程,就是“动手>遇到难题>看书>动手>遇到难题>看书”往复循环,在这个过程中,你的知识体系会逐步完善。我的感觉是,了解的越多越不会满足,知识的学习有个拐点,在这个拐点之前很容易放弃,但过了这个拐点,你就会主动持续的去学习。

这其中兴趣是核心,有研究显示,小孩子培养兴趣要比成人容易得多,人类成年后几乎无法产生新的兴趣爱好,所以各位有小孩的,培养兴趣爱好一定要趁早,别只顾着抓学习,学习什么时候都可以,但兴趣爱好可以让人受益终生,有爱好的人和没爱好的人在是完全不同的。我比较幸运,有父亲那些藏书,让我可以在好奇心最重、最无忧无虑的年纪把兴趣培养起来。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9 11: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兴趣、实践、实践中遇到问题在学习,有事半功倍的效果,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来实验项目内容会忘得一干二净做好记录总结也很重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9 11:45:04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前辈,表示敬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9 16:07:5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俺读高中时本来就是职高,学土木工程与电子无线电维修,心想小学与初中时“依葫芦画瓢”纯实践终于可以了向理论进阶了,书都发下了,谁知请不到专业老师,改普高,唯靠这些书学了点单元电路原理,一直这么凑合着断续着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9 20:30: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关理论与实践我认为,没有实践的理论只能纸上谈兵,没有理论的实践往往会束手无策,是先学理论后实践或者反之,还是理论实践同步,其实都不重要,只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事半功倍不断进步。很多受过高等级教育的并不能代表其一定有真才实学。当年我也进大学苦读三年“工业自动化和机电一体化”,各门成绩也算名列前茅,毕业后不久在单位接触到当时还很少见的机电一体化产品“盘式磁带录像机”时,我虽然学过这方面基础理论,但面对实际也是一片惘然无从应对,后来再边学习边实践才逐步掌握。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11 08:56:09 | 显示全部楼层
shanghairen 发表于 2021-12-9 20:30
有关理论与实践我认为,没有实践的理论只能纸上谈兵,没有理论的实践往往会束手无策,是先学理论后实践或者 ...

非常支持S版主的观点!
对于我们业余无线电爱好者来说,先实践再学习理论,或者先学习理论再实践,或者一边学习理论一边实践,这些都是好方法,每个人,觉得自己适合哪种方法,就用那种方法好 了。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而非要等到学完理论再去实践则更是不行的,因为,理论,是学不完的。因此,边动手边动脑,边实践边学习,不失为业余爱好者的最好方法。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11 08:57:47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得对 这是对没有基础 动手学就是最快最靠谱的方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矿石收音机 ( 蒙ICP备05000029号-1 )

蒙公网安备 15040402000005号

GMT+8, 2025-5-6 01:2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