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9-3-3 20: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白居不易 于 2019-3-4 10:50 编辑
胆石之争从来没有平息过,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俗话说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再加上JS忽悠,使初学者不知所从。本人以前也转发过权威的文章,但时不时地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新一轮讨论。我们不妨静下心来想想:在电子管问世之前有胆味吗?没有。在石机出现前有胆味一说吗?没有。因此个人认为所谓胆味是相对的,有了石机与胆机的对比才有胆味一说。
典型的例子是半导体收音机普及之后,热衷于其便携特点,由于体积所限,喇叭较小,音质较差,听听新闻联播尚可,文革后期文艺节目增多,而此时老电子管收音机已经步入维修期,半导体收音机的声音播放音乐实在不敢恭维,所以人们怀念机箱较大音质浑厚的电子管收音机声音,这就是所谓“怀旧”情节吧(至于有人认为胆机是老式舌簧喇叭的味道,本人实难恭维),以至于红灯711电子管收音机问世,其优美的音质,低廉的价位而受到消费者欢迎,一个型号产量超过180余万台。
胆机再一个机缘是数字声源问世初期,由于取样频率较低,波形有锯齿,而石机反应敏锐,高次谐波丰富而出现所谓数码声,人们发现胆机由于电子管热惰性与输出变压器磁滞作用使锯齿波形变圆滑,同时胆机高次谐波较少,特别是单端功放的二次谐波失真较丰富,而二次谐波相当于音乐的泛音,不令人讨厌(有人由此得出胆机就是听失真的结论),因此造成胆机东山再起。相对于石机胆机更适合DIY,特别是一些玩胆机起步的老人们更是轻车熟路,同时有换管调声的乐趣,因此“忽如一夜梨花开”胆机重新映入人们眼帘,一些先富起来的人群不惜重金购买胆机充门面。与此同时也使一些模拟声源再次得到青睐。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国人喜欢跟风,当低端的数字声源包括VCD出现后,模拟声源如电唱机,录音机迅速被淘汰,而国外仍然在继续发展,呈螺旋形上升趋势,以至于国内出现很大空档。如今国内胆机虽然表面有一定热度,石机遇到发展瓶颈,而国外的石机发展迅速与初期不可同日而语,随着取样频率提高与技术发展其数码声已不复存在。
所以,个人认为胆味是相对的,电子管与半导体的本质区别使胆机慢、石机快,形成听感的区别。从理论上说如果是真正高保真机器,胆机与石机的听感应当是一样的,但客观上难度很大,以至于出现胆机石味,300B的太监声等弊端。我们听了较多的低档甚至山寨版石机,但是如果听过高档石机可能会有不同的印象。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