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8-12-14 20:43:3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电真空 于 2018-12-14 20:44 编辑
这个0.5V的差额我个人认为与电子管线路本身关系不大。与测量工具的关系更大。这本手册大约在1960-1970年代陆续编成,当时电子工程师手头的测量工具,一般只有指针式的万用电表,数字显示的万用电表当时即使有,也不多见。为了讨论这个问题,首先要复习指针式万用表测量直流电压时的两点常识。
其一是万用电表量程的分布规律。一般的指针式万用电表,习惯上均按照以下的原则分配量程:10-25-50-100。打比方说,第一档的量程是1V,第二档便是2.5V,第三档就是5V,第四档就是10V,再往后就是25V,50V,100V,250V,1000V,2500V。但实际上,由于万用电表本身体积限制,不可能面面俱到,往往做适当的取舍。如南京的MF47万用表,他的量程是0.25V,1V,2.5V,10V,50V,250V,500V,1000V和2500V。不难发现0.5V,5V ,25V,100V已被舍弃了。
其二是万用电表的读数法则。按照之前所说量程分布规律的指针式万用电表,普遍采用50小格等分的刻度线,用来读出直流电压和直流电流数值。每10个小格又能凑成一个大格。读数时,对于指针恰好停在某个刻度线上时,是可以获得测量结果的准确数值。如指针偏转到第n格右边的刻度线上时,读数应为(n/50)*量程。但当指针偏转在第n格与第(n+1)格之间时,必须做出估读。即,用人眼估计指针是在这一格总长度的十分之几。将上一个公式里面的n换成n点几,再行计算。把这样算出结果,认为是测量值。这个估读的方法隐含了事实是:指针式万用电表的直流电压/电流档,在某一个特定量程的测量结果,最后一位数字只会是量程数字的五百分之一。如,对于一只指针式万用电表的直流1000V档,测量结果最后一位数可以是0V,2V,4V,6V,8V,而绝对不会出来一个奇数1V这样的出来。并且,指针式万用电表通过估读的手段,能分辨的不同电压差额,下限也是量程数字的五百分之一。按照刚才的举例,它对于500V和501V,已无法分辨,指针将都在第25格线上,或虽然稍偏右一丁点,但不足十分之一格,绝对不会认为是502V。
下面将刚才的两个结论用于这个问题。对于14.5V的栅负压而言,它比10V大,所以不可能用10V的量程来测量,假如工程师用他们的万用电表直流电压25V档来测量(假如他们的万用电表有这么个档),14.5V恰好在第29格右侧的刻度上,故可以准确读出数值。这应该是一目了然的。
但对于乙电电压Vb而言,情况就有点不同。它正好比250V的量程大一点。所以只能用量程为500V的一档进行测量。根据之前的结论,这一档所能分辨的最小电压为1V。即使电路中的电压,实际可能是2⑥4.5V,但实在无法分辨出来末位的0.5V,读成265V,也是合理的。并且,从电路原理上而言,五极或束射四极的电子管在某一个工作点,屏极电压变动一个小量ΔU对屏极电流的变化所产生的影响,远不如栅极负压或帘栅极电压变化ΔU对屏极电流的影响来得剧烈,故在实际电路中,这个0.5V的差额,实在影响甚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