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8-11-25 16: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经常看到有朋友像楼主这样理解负反馈,认为它的作用只在于修正 电压幅度上的失真。这其实是对负反馈的偏见和误解。负反馈除了修正幅值失真的作用外,还有降低电路输出电阻和扩宽频响,改善阻尼的作用。不能以偏概全将负反馈推到负面作用上。
多极管输出,必用比较深度的负反馈,这是多极管自身弊端的自然选择,而不是人为主观的喜欢不喜欢。
多极管标接时,线性度不如三极管只是弊端的一个方面,更主要,但是更隐含的问题在于多极管的内阻极高,经常是大几十千欧。无论多么高级的输出牛,也会存在可观的分布电容,这个分布电容只可减小无法消除,而且减小也有个极限,这个极限比我们期待的值还要大很多。 多极管的高内阻与输出牛的分布电容组成的RC电路网络,可以等效成电压放大电路中 米勒电容对高频的衰减作用,具体分析,请参加关于米勒电容的相关知识。直说结论就是,在多极管单端电路中,如果不依靠较深的负反馈 对电路输出电阻的降低,那么即使用全世界最顶级的输出牛,频响衰减-3DB的点,也不会大于8KHz,再往上,就更是指数级别的衰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