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8-9-20 11:50: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angcaidepengyo 于 2018-9-20 12:59 编辑
无输出变压器的功率放大电路,对管子要求比较高一些,至少要求管子大致配对,这对以前落后的技术和生产能力来说,有增加难度的嫌疑。后来更多的,现在普遍流行的,无输入输出变压器的电路,需要使用配对的互补晶体管,这个对于生产来说,更是增加难度。当年的生产条件和技术能力,控制不好晶体管生产过程的工艺,当时只能是生产再测出电流放大系数,然后分类标注。
即使当初不计成本和人力投入的去搞晶体管的配对,由于当时能生产的晶体管的性能的缘故,普遍集电极输出电流由于电流放大系数小,就形成了相对于基极电流发射极电流偏小,在电路中最后一级构成的共集电极的射极输出器的输出阻抗较大,不适合于直接驱动扬声器,只能用变压器做一级阻抗变换。
至于不使用无输入变压器的功放电路,当时的功放电路普遍是乙类变压器输出电路,大家的关注点是如何用最小功率的晶体管去实现更大的功率和晶体管成本造价问题。取消输入变压器,就需要给最末级晶体管提供偏置电路,无论是二极管偏置电路还是Ube扩大电路,都存在多用晶体管的情况。在当时,生产变压器的能力要强于生产晶体管的能力,所以还是由当时的生产能力决定了电路的结构。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