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8-8-4 00:52:11
|
显示全部楼层
该电路效率根本不高,笔者用示波器做过实测,并做过理论计算,引起效率不高的关键是那个电阻R1。
电阻R1第一作用是给振荡晶体管提供初始基极电流,第二作用是构成正反馈回路,使得晶体管产生自激振荡,交替饱和导通—截止,此时晶体管相当于开关,整个电路构成Boost形式的直流变换器,LED兼做Boost直流变换器的输出二极管,同时又作为负载发光。
但是,电阻R1串在正反馈回路中,增大了变压器次级和R1构成的RL电路的时间常数,相当于一个滞后(积分)环节,使得正反馈时,电流变化减慢,最终使得晶体管导通—截止的转换时间显著延长,导致晶体管停留在放大区的时间过长,既消耗电源功率,降低变换效率,又引起管子发热。
提高变换效率的方法很简单,用微分环节抵消积分环节的滞后,只要在R1两端并联一个电容即可解决问题,这个电容实际就是加速电容。用0.1u(104)左右的电容并联在R1两端,即可显著提高变换效率,可见LED亮度明显增加。笔者做过多次实验都证明此方法有效,并用示波器实测过振荡波形。
过去的直流单管升压点亮日光灯电路,晶体管基极反馈回路中都加了电容作为交流通路,其实也就是加速电容,现在LED电筒的设计者竟然连这个常识都没注意吗?
补充内容 (2019-3-19 16:27):
电阻R1串在正反馈回路中,是增大了R1和晶体管基极—发射级电容Cbe(可达数百pF)构成了RC电路的时间常数,当然,仍然相当于滞后(积分)环节,消除影响的方法仍然是加上加速电容。 |
评分
-
2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