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8-5-10 01:49: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udioCAT 于 2018-5-10 02:06 编辑
跟抖晃有什么关系,你把问题搞的太高深了
磁带录放状态需要有2~6(gr.-cm)范围的反张力,这个张力值由供带轴、供带盘阻力共同提供。但是,供带盘直径随着播放的继续,供带盘直径逐渐变小,从头播放到结束,这个直径变化范围过大,加导柱是为了适当改善供带盘直径变化带来的反张力变化量,能使反张力变化范围小一点。
其实这个反张力对便携式收录机来说几乎是被忽略的,导柱的作用有限,因为它是固定的,毕竟收录机无论它多么高档也是最低端的录音设备。收录机对力矩的检测只有四项,没有磁带反张力项
压带轮压力:350~420(gr.)
回放扭矩:35~60(gr.-cm)
快进扭矩:90~135(gr.-cm)
快退扭矩:90~135(gr.-cm)
盒式带当初制定的标准是考虑高低档录音设备通用,高端设备各项指标要求比收录机高很多,还要加一项反张力检测,范围在2~6(gr.-cm)之间,磁带那两个导柱的作用就不能忽略了,代表产品是盒式录音座,采用卡座专用机芯。
(后期为迎合国内市场的日本廉价低档卡座就别提了,国产卡座更别提了,普遍采用收录机机芯,指标与收录机无异,只是卡座的外形而已)
盒式录音设备发展到最辉煌时期出现顶级录音座,几乎全都是三磁头,走带机构有更严格的要求,带盒那两个磁带导柱所能改善的一点点反张力稳定性非常有限,可以说完全不能胜任顶级卡座指标的要求,所以顶级卡座普遍采用双主轴驱动方式,反张力完全由副导轴提供,带盒导柱已经毫无用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