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石收音机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磨盘街9号

为何指针表测直流电流呈现非线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9-8 20:49:27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你给出的电路参数,应该是三极管工作在饱和区。调整加大220K电阻,减少工作电流。
4伏工作电压巳足够,为什么要升压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9-8 21:01: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年头没见这种放大器了,不够折腾的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9-9 22:06:18 | 显示全部楼层
爱你矿坛 发表于 2017-9-8 20:49
看你给出的电路参数,应该是三极管工作在饱和区。调整加大220K电阻,减少工作电流。
4伏工作电压巳足够, ...

回复以上各位的关注和讨论;

晶体管没有饱和,不过集电极电压与基极很接近。
现已按照【大孔景元】等等老弟的建议,把220k电阻增加到了320k。集电极电流减少了30%,电压也升高到电源的45%处。但是非线性仍然如故。

电源电压最初用1.5v即能工作,但输入内阻偏高达30k,而我希望是10k。(兼做ESR测量)所以调高了电压,锂电升压实际是为了稳压。因为锂电电压变动从3.7-4.2v,加升压板后电压基本不变。

我怀疑非线性是输入端的3.2k电阻过小引起。该电阻用于调整表头输入阻抗,现在输入阻抗已经调整到10k整,不好再行改动,所以只有重新按非线性曲线改绘指针度盘了。交流档因为整流二极管的非线性会更大。

采用晶体管差分电路的原因是材料都现成,也还算比较简单。如果用运放。一则要去买,二者运放需要正负双电源,比较麻烦,三者运放的频道较窄,用于中高频不如晶体管。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9-10 06:51:18 | 显示全部楼层
磨盘街9号 发表于 2017-9-9 22:06
回复以上各位的关注和讨论;

晶体管没有饱和,不过集电极电压与基极很接近。

做好后晒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9-10 15:52:08 | 显示全部楼层

噢。那是必须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9-10 16:40: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表头里磁场决定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9-10 19:59:31 | 显示全部楼层
磨盘街9号 发表于 2017-9-9 22:06
回复以上各位的关注和讨论;

晶体管没有饱和,不过集电极电压与基极很接近。

  1微安的输入电流是一个很小的电流。象你的测试0.1微安就更小了如你的测试:
指针表读数【等距度盘】: 0.10  0.20  0.30  0.40  0.50  0.60  0.70  0.80  0.90  1.00
万用表读数【作为标准】: 0.14  0.26  0.36  0.46  0.56  0.65  0.74  0.83  0.91  1.00
  这么小的信号电流,任何微小的干扰都会影响到测量的结果。象温度的变化、外界信号的任何干扰。而你又要从1微安放大到150微安。所用的晶体管放大倍数必须远大于150。而大放大倍的晶体管会产生很多不稳定的因数(c1815是不是低噪声管我没有去查,不过我还是建议你选用优质的低噪声管)。这一点你可以从优质的前置放大器必须使用低噪声管可以看到。
  这电路看似简单其实要做好很难。建议你还是按前面老师们所说采用低噪声的集成运放、所有电阻用优质电阻、连线尽量短、做好屏蔽尽量减小外界的干扰。
祝你早日Diy成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9-11 08:30:38 | 显示全部楼层
差动管子要配对,不单单是hFE和静态工作电流配对,要用晶体管图示仪对曲线配对。
要实现大输入阻抗,最大程度减轻电源内阻和Rc对工作区的影响,最好是用镜像恒流源最为输入差动放大的负载;
要实现整体不依赖于hFE,就要多级放大+深度负反馈。如果应用于直流,就需要直接耦合,需要精心设计每一级的偏置。最后设计下来,要到到仪表的要求,就需要十几只管子,大量的配对工作,实际上就是用分立元件做了一个运放,还不如直接采用运放。
分立元件的万用表,典型的如MF20,只在交流用晶体管放大,因此比较简单,多级/电容耦合/共射放大+负反馈。可用于直流的黑龙江的DF1型,采用两级差动放大,性能就一般,需要时时校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9-11 20: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感谢以上两位老师的指导。
要制作一台经得起专业检验的仪表当然用运放是不二之选。但本人也是业余玩家,不使用运放的缘由在18楼已说过,而且主要想拿来测量电池内阻和电解电容的ESR之用(配合信号发生器)。精度要求不是太高,达到3%即可。

目前DIY电表已经做了整体屏蔽,首帖的数据测试是经过多次重复的稳定数据(已排除噪声和干扰),两只C1815D的hfe,分别为433和426。组成直流差分放大器,虽然没有特性图示仪,但测量对管各极电压、电流都是对称的。输入开短路都能调到0位。所以1.0微安的电流能够放大到150微安。而且温度稳定性很好,电源电压也已稳压。
能够做到这些,我认为就不需要再折腾电路了,非线性既然无法消除,只把度盘重绘即可,相信能够实现预定目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9-11 21:52:21 | 显示全部楼层
非线性是由于整流二极管的非线性引起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9-11 22:57:1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电路收藏学习了,也许以后也做个这种高灵敏的指针表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9-12 16:48:46 | 显示全部楼层
xy569 发表于 2017-9-11 21:52
非线性是由于整流二极管的非线性引起的

整流二极管初始段的特性造成的非线性不言而喻。但它仅在测量交流电量时才接入电路,
现在的问题是,测量直流电量时并没有受二极管的影响,也呈现出了非线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9-12 23:27:07 | 显示全部楼层
磨盘街9号 发表于 2017-9-12 16:48
整流二极管初始段的特性造成的非线性不言而喻。但它仅在测量交流电量时才接入电路,
现在的问题是,测量 ...

你是否考虑过,晶体管的放大倍数受基极电流的影响?起码差分电路上要用上恒流源吧?开环放大倍数足够吗?负反馈加得足够深吗?这些都严重影响放大电路的性能稳定性
实际上,你所说晶体管的频率高于运放,在此处是不适用的,虽然晶体管FT很高,但是做成放大电路以后,若不加深度负反馈,其频率特性是很差的,FT为几百MHz管子的做成共射放大以后,也只有几MHz的带宽,且远不如运放稳定,况且,参数表的里的FT都是最大值,那时候的电流一般是比较大的,此处显然达不到,频率还要进一步降低
作为测量使用,这样教科书一般简单的差分电路无法满足要求,完全没有准确性可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9-13 11: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1996 发表于 2017-9-12 23:27
你是否考虑过,晶体管的放大倍数受基极电流的影响?起码差分电路上要用上恒流源吧?开环放大倍数足够吗? ...

我只能说,这个电路是成熟的电路,原图刊载【青年无线电实用手册】一书。
原图并无那个100R的负反馈电阻,是我加上的。该电路的使用频率在几个MHZ以内,应当不难达到。
至于好不好。行不行,一切用事实说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2 10:34:04 | 显示全部楼层
说来好生奇怪!
前日我拆开该微安表头,看看是否指针有被异物卡阻,没有发现。
然后原样装回,再加以测试——居然没有了非线性!
奇怪奇怪,真奇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矿石收音机 ( 蒙ICP备05000029号-1 )

蒙公网安备 15040402000005号

GMT+8, 2025-4-26 02:1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