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石收音机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13735091061

为什么说跑完高速才知道德系比日系的车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7-20 22:50:45 | 显示全部楼层
眉间尺 发表于 2017-7-20 18:16
一直不知所谓的"飘"是什么意思, 对应那些可以用仪器测量的参数. 难不成跟评价音响系统的什么"细腻", "厚重" ...

   这年头用车也讲究 感觉了,  现在开始玄乎,估计 再过两年各种DIY车秒杀ABB 指日可待,  正如胆机DIY界的清流,  几百元的秒杀万元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7-21 10:28: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日本 娇气的个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7-21 10:30:1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日本  车车跟人一样娇气   适合城市代步    德系普遍不挑路注重野性的安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7-21 11:51:37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被称为“汽车上的国家”——美国,路上满眼见到的小车大部都为日系,“VW”的极少见到。
卡车清一色的美国车,全是有鼻子的高大威武车头,就么见到过有平头的卡车。皮卡极多,大量福特“猛禽”和“雪佛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7-21 15:08:40 | 显示全部楼层
无烟男人 发表于 2017-7-20 22:50
这年头用车也讲究 感觉了,  现在开始玄乎,估计 再过两年各种DIY车秒杀ABB 指日可待,  正如胆机DI ...

这个可以有,记得某集《TOP GEAR》里,三贱客开着三款跑车参加美国一个城市的直线加速比赛。被改装的皮卡,还有款前驱车,另一款忘了什么车了,直接抛在后边,一个个输得茫然的样子很搞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7-21 16:27:08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飘”,我的理解就是跑高速时转向过于轻盈,你的正常呼吸都会引起方向盘的轻微摆动,感觉车在左摇右摆,因此要不断修正以免跑偏,这样的车开得很累,而且不敢继续加速。
以前的日系A级车确有这个问题,速度越高方向盘越轻,速度到120以后就不太好控制了。
德系的B级车(如迈腾)的转向也很轻,但速度越高转向越沉,跑高速不易出现发飘现象。
日系的B级车(如雅阁)也具有这种功能,跑到160也感觉很平稳。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7-21 17:14:46 | 显示全部楼层
无烟男人 发表于 2017-7-20 22:50
这年头用车也讲究 感觉了,  现在开始玄乎,估计 再过两年各种DIY车秒杀ABB 指日可待,  正如胆机DI ...

我除了开过几年自己的长安奥拓, 在买车前还开过几个星期的瑞虎, 可能因为新手速度不是很高吧, 实在感觉不出两者有什么差别.

个人猜想这个"飘"字可能更漂移有关, 以前有个能读中文但是只会说英文的米尔伍德坛友谈过一次这个问题, 好像分什么 "转向不足" 和 "转向过度"两种情况. 这两种情况似乎都是在轮胎与路面发生滑动磨擦的情况下才会出现的, 在专业上可能叫"循迹性能不佳"吧. 如果在高速公路上不超速驾驶, 并且路面没有异常情况, 通常应该不会出现这两种情况的.

还有一个就是当我超约大块头的货车时, 在两车刚开始出现横向重叠和两车刚刚结束横向重叠的阶段, 会感到本车受到一点横向推力而轻微晃动了一下. 不知道这算不算一种 "飘" 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7-21 21:51:3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争议没什么意思   各有各的优点   日系车发动机的表现还是优于德系的,这就像摄影爱好者眼里的尼康和佳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7-22 20:17:24 | 显示全部楼层
眉间尺 发表于 2017-7-21 17:14
我除了开过几年自己的长安奥拓, 在买车前还开过几个星期的瑞虎, 可能因为新手速度不是很高吧, 实在感觉不 ...

但凡是车都会飘!  所谓飘 其实就是在高速状态下行车路径被横风吹偏 必须用方向给予回正的现象, 抑或是在超车瞬间因为车头横风气流影响引发的车身轻微摇晃。  这类问题  无非是四个问题的体现, 轴身比, 车重, 车身侧面积  轮距宽度   这四个因素 彼此互相牵制 ,相互影响,  因为车型的不同 肯定会有不同的设计取向。 这里涉及到的新名词轴身比,其实是汽车设计上的一个名称,即车身外廓的实际长度和 车轮轴距的比值,   如果车身侧面积不变, 这个比值越小,横风车身稳定性越好,  说以 MPV 和轿车的飘的特性就会不同,  车身侧面积越大,当然也越飘, 再者就是车重,车身自重越重, 当然也就越稳定了。  当然了 你想在任何情况下都稳若泰山 也不是不可能的,  高自重, 小轴身比 ,小侧面积,宽轮距, 符合这些条件的你看看都是什么车?  奔驰E级 宝马7系? 当然了 这些车现在也都在环保和油耗法规面前不得不低下高昂的头,退回 十几年前, 你看看港台老板的虎头奔,  3吨多的自重,V12的引擎, 你看看高速谁能撼动这坨死铁? 即使不用如此高大上 退回一步, 当年组装的第一批别克君威, 上了高速谁敢说其飘?  但是用车成本 能有几人心里不滴血 ,     当然了国内的日系 德系始终都是在政治因素下都属国字头,这背后的意义 就不说了, 但是你开过, 纯正日系血统的车辆 和国内本土的你就可发现内在感觉和驾驶操作是确实有差别的,  车子开多了 其实 就那么回事,  家用就得是家用的平台,日常市区行车为主 偶尔高速为辅, 你要拿个舒适为天的, 说难听点,你每次加油你真的心不跳,眉不皱,国际油价新闻你不在捶胸。的时候就是你用上好车的日子,否则不好意思你的消费能力还达不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7-22 20:41:01 | 显示全部楼层
各有所长不能一概而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7-22 22:31:12 | 显示全部楼层
2001年,跑完高速才知道奥迪A6不如沃尔沃S80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7-23 10:04:15 | 显示全部楼层
无烟男人 发表于 2017-7-22 20:17
但凡是车都会飘!  所谓飘 其实就是在高速状态下行车路径被横风吹偏 必须用方向给予回正的现象, 抑 ...

没想到还被我蒙对了.
如果听说了很多年的 "飘" 就被自然横风或者人造的横风吹得晃动了一下, 甚至不主动转向就有偏离原先行驶路径的现象, 那我倒不怎么担心. 只要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就好:
dafeng.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7-23 10:18:02 | 显示全部楼层
眉间尺 发表于 2017-7-23 10:04
没想到还被我蒙对了.
如果听说了很多年的 "飘" 就被自然横风或者人造的横风吹得晃动了一下, 甚至不 ...

  要说飘,  因为汽车高速行驶都得是遵循4轮前进方向,4轮是相对固定紧贴地面, 而因空气动力各方面原因, 车身会左右摆动, 因为有悬挂的柔性缓冲 因此 4轮的方向收受到干涉, 飘就自然形成了。 要完全避免就很简单嘛  速度再快一点,  轮子都离开地面了,  啥飘都是浮云, 不信去坐小支线飞机感受一下   只要 轮子离开地面,车子横着票 你都没感觉。 4轮 没办法离开地面 也好解决,  把四个轮子直接固定在地面上,你看他还漂么?坐一趟高铁或者普速特快货车 你说他飘?  技术层面的攻关都不是问题,问题还得回归本质, 您买车真要那么苛刻,你的软妹币能做强大支持后盾么?   就您的奥拓,别的不说, 就目前这种状态 有啥不能完成你的需求?   你说拿个十几万的车子去比肩人家二十万出头的性能, 谁都不是傻子。 同款车 差别2万 底盘细节都有很多不同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7-23 10:43:26 | 显示全部楼层
无烟男人 发表于 2017-7-23 10:18
要说飘,  因为汽车高速行驶都得是遵循4轮前进方向,4轮是相对固定紧贴地面, 而因空气动力各方面 ...

呵呵. 飘也不完全是坏事, 至少有存在感啊. 还可能将半睡半醒的司机给晃清醒过来.
据说有些老外对电冰箱等电器的噪声并不怎么介意, 如果噪声太小, 用户会怀疑冰箱是不是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7-23 11: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眉间尺 发表于 2017-7-23 10:43
呵呵. 飘也不完全是坏事, 至少有存在感啊. 还可能将半睡半醒的司机给晃清醒过来.
据说有些老外对电 ...

   其实吧, 现在上点档次的大货车驾驶楼和车身都有 二次减震 , 效果秒杀各类高档轿车, 所以呢 高速驾驶的时候 会出现一个很滑稽的感觉,   在驾驶楼上一样有轿车的飘的感觉, 但是 底盘绝对没有任何跑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矿石收音机 ( 蒙ICP备05000029号-1 )

蒙公网安备 15040402000005号

GMT+8, 2025-4-30 19:5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