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7-5-23 07:05:28
|
显示全部楼层
无线电工已进入到超短波段和微波段,并向更短的波段前进。
无线电工程所以有如此成就,是和电子管的发展分不开的。但是普通结构的电子管一般只能工作于30兆赫以下的短波范围内。当继续提高工作频率时,一般电子管便显示出许多缺点,如输出功率降低,工作不稳定,频率再高,普通电子管甚至就完全不能工作了。
普通电子管不能工作于超高频波段,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极间电容、引线电感限制了电子管的工作频率。
一般结构的电子管,它的电极尺寸较大,而且电极引线都集中在管底引出,这些金属导线之间也构成一定的电容量,故极间总的杂散电容量较大。另外电极引线也比较长。所以这类电子管的极限频率一般都在100兆赫以下。
二、电子慢性的影响。
电子的“渡越时间”。当工作频率低于100兆赫(即周期大于10-8秒)时,还可近似地认为电子是无惯性的。
三、高频损耗增加。
电极接线由于工作频率提高后就很接近于一个辐射电磁波的天线所引起的辐射损耗等,都随频率升高而增大。
针对普通电子管上述的一些缺点,人们设法在结构上加以改进。例如为了减小极间电容,尽量缩小电极尺寸,将电子管各电极的引线从管泡的不同的方向引出。为了减小电极引线电感,采用短而粗
的金属引线,或改用圆盘形的电极。为了缩短电子渡越时间,尽量减小极间距离等等。从而出现了橡实管、灯塔管、陶瓷管等一些超高频电子管。但是这些电子管都仍然是脱离不开静电控制的原理,管
内有着一个阴极、栅极和屏极,只不过在电极结构方面加以改良罢了。它们的工作频率也只能达到1000~5000兆赫。要继续提高频率就,只好设法采用工作原理不同于静电控制电子管的超高频电子管如
速调管、行波管、磁控管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