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石收音机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9040|回复: 29

基于共集电极组态的自激式变频电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2-17 22:15: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传统晶体管收音机的自激式变频电路几乎是千篇一律,振荡形式属于共基极组态,振荡信号从集电极输出,通过谐振回路,再反馈到发射极形成正反馈。这种电路的一个缺点是振荡线圈不易设计,集电极线圈究竟绕几圈合适,难以把握。另一个缺点是振荡频率受电源电压变化影响比较大。电源电压的变化会改变集电结电容,从而引起振荡频率的变化。

把振荡形式改成共集电极组态就可以消除这些缺点,如下图:

与众不同的自激式混频器.gif

由于射极跟随器的输出电压略小于输入电压,要满足振荡条件,基极反馈线圈的圈数略多于振荡回路的抽头圈数就行了。对中波振荡线圈而言,一般抽头圈数都是4圈,那么基极反馈线圈可以取5圈。这种组态,集电结电容的变化不会影响到谐振回路,因而频率稳定性高。


经过试验,这种电路完全可行,效果十分理想。

下面是运用了这种变频电路的收音机:

收音机4.gif

全部普通元件。










评分

4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9 15:27:40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采取模块化设计。由于中放检波部分的电路是固定的,可以把变频电路与中放检波电路分开,这样改变不同的“高频头”,就可以接收不同的波段。高频头与中放电路只需要一根同轴线就行了,信号线同时也是供电线。如下图:

模块化.gif

或者制作好几个波段的高频头,用一刀开关来切换。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17 22:32:3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18 08:22: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懂结电容怎么影响振荡频率,反馈反馈线圈换个位置而已,老早小日本的小收音机就用这种电路,最大的毛病就是谐波大,所以一般收音机都没有采用此类结构,这个电路有个名称叫共发调基,不是什么共集,不过鉴于楼主的喜好,叫什么应该都可以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18 08:25:0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集电极反馈方式的线圈是用阻抗比例计算的,做电路等效图就可以计算出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18 08:54:1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的电路,在中波还是可以的。在短波,牵引会很大。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18 09:36: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结电容会根据三极管的放大倍数增大而增大, 我用高beta的9014做的单管机就经常出现高端弱低端强的情况, 而用3AG1做的单管机却比较平均,再生也加的很平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18 09:39:1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电路也有其他缺点, 变频级不易起振, 必须要用高beta管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8 10:01:46 | 显示全部楼层
枫丹白露 发表于 2016-12-18 08:25
原来集电极反馈方式的线圈是用阻抗比例计算的,做电路等效图就可以计算出来

常规本振电路中,振荡线圈集电极的圈数如何确定?
一般是取抽头圈数的3倍,发射极抽头圈数是4圈,那么集电极圈数是12,这个有何理论依据?
难道是根据倍频关系来确定的。如果接收频率的最高频率与最低频率的比是3,那么集电极圈数就是发射极抽头圈数的3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8 10:13:34 | 显示全部楼层
70后大叔 发表于 2016-12-18 09:36
结电容会根据三极管的放大倍数增大而增大, 我用高beta的9014做的单管机就经常出现高端弱低端强的情况, 而用 ...

应该说,集电结电容产生的效应(密勒效应)会随放大倍数的增大而增大。受集电结电容负反馈效应的影响,共发射极电路的9014在1MHz下的集电极输出阻抗其实很低,制约了高频放大性能。这就是为什么9014单管机高端弱,而且容易自激的原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8 10:31: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ngz 于 2016-12-18 10:44 编辑
hayyp 发表于 2016-12-17 22:32
这样干,还不如独立振荡


独立本振也不是完美无缺。最近发现,独立本振可能会引入附加的噪声。

本振->混频->中放->检波->低放。

本振处于最前级,其噪声会被混频级放大。

对于自激式电路来说:

变频->中放->检波->低放

变频电路虽然自己也产生噪声,但比前者外源的本振噪声再经过混频器的放大后产生的噪声要小得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18 15:18: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圈数比取决于回路q值大小,你所使用三极管的输入输出阻抗,环路增益,通过数学计算就可以得到你要的结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18 16:52:21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设计的这个中放,快成集成电路了
这么多三极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18 17:40:5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检波级算不算达林顿级联? 这样输入电阻应该很高了,是不是为了匹配双调階输出,简化中周次级的处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18 17:44:5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AGC电容为什不直接接在第一级基极上? 为什么还要加一级放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8 21:26:25 | 显示全部楼层
70后大叔 发表于 2016-12-18 17:40
检波级算不算达林顿级联? 这样输入电阻应该很高了,是不是为了匹配双调階输出,简化中周次级的处理?,

检波级是三极管检波器与射极跟随器的直接耦合。射极跟随器的输入阻抗很高,而三极管检波比二极管检波又可以提升一倍的输入阻抗,这个检波器总的输入阻抗可达300k。而Q值为50的中周的谐振阻抗大约为85k,检波器输入阻抗高出中周的谐振阻抗不少,可以直接接在中周两端而不需要抽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矿石收音机 ( 蒙ICP备05000029号-1 )

蒙公网安备 15040402000005号

GMT+8, 2025-4-29 18:0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