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石收音机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3504|回复: 52

纯真之源二之KT88单端制作全过程(全C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6-17 09:05: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纯真之源二之KT88单端制作全过程(全C牛)
全C牛纯真之源二之KT88单端DIY过程:
一、电源变压器、单端输出变压器、扼流圈的设计制作与实物;
二、机器采用的电子管;
三、机器采用的电阻、电容、稳压二极管等元件;
四、整体布局与机内走线的设计;
五、机内搭棚设计;
六、机箱底盘的制作;
七、走线施工结果;
八、机内搭棚结果;
九、开声与工作点测量;
十、工作点调整、调音及听感。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0-6-17 09:06:3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部分:电源变压器、单端输出变压器、扼流圈的设计制作与实物;
一、单C电源变压器(多适用型)
1、铁芯:
片厚0.25毫米的进口C型铁芯 体积比较大 重量约4公斤余
铁芯截面19平方厘米 (32*60)
可绕面积36平方厘米  (85*40)
平均匝长24厘米
功率大于350W   P功率=S铁芯面积*S铁芯面积/K系数=19*19/1.1=350W
每伏匝数2.5匝/伏


2、初级:
电压220V (初级设有215V  220V  225V  230V选择电压头)
电流1.6A  350W/235V=1.5A
功率350W
匝数575匝(对应匝数538T  550T  563T  575T)
漆包线  QZ2 0.9毫米 通流能力=0.9*0.9/4*3.1415*2.5=1.6A
每层匝数 78匝 85毫米/1.2系数/0.9线径=78.7匝/层
总层数8层 575匝/78=8层
线包厚度 8层*0.9线径=8毫米 加绝缘层2毫米,估算约10毫米厚

3、次级1:
电压350-320-285-275-235-0-235-275-285-320-350 (V)
功率350W (增加线径,减少发热,故设计为350W)
电流0.5A(500毫安)
漆包线 QZ2 0.51毫米 通流能力=0.51*0.51/4*3.1415*2.5=0.51A
匝数888-811-721-684-593-0-593-684-721-811-888匝(考虑线阻压降,加10%匝数,修正后匝数)
每层匝数 138匝 85毫米/1.2系数/0.51线径=138匝/层
总层数13层  888*2/138=13层
线包厚度 10毫米 13层*0.51=7毫米 加绝缘层3毫米,估算约10毫米厚
4、次级2、3、4
(计算同上,略)
电压5V(4A)          匝数13匝       1.1毫米漆包线两股
3.15V-0-3.15V(4A)   9匝-0-9匝      1.1毫米漆包线两股
3.15V-0-3.15V(2A)   9匝-0-9匝      1.1毫米漆包线一股
以上三个线圈总的数据
功率60W
单股总匝数 80匝
每层匝数 78匝
总层数2层
线包厚度 2毫米
5、屏蔽与固定
总厚度 10+10+5=25 25<40 考虑手动绕裕度够,能绕下.
初级用铜皮屏蔽接地并做好铜皮防短路措施
C型铁芯的两部分用船用不锈钢扎带(紧箍力大于80公斤)扎紧。

下载 (92.94 KB)
2010-6-17 07:32



二、双C单端输出牛 计算部分略
功率大于15W
5K 4欧姆 8欧姆
4.25K 4欧姆 8欧姆
3.5K 4欧姆 8欧姆
2.55K 4欧姆 8欧姆

1、铁芯:
片厚0.25毫米的进口双C型铁芯
铁芯截面约10平方厘米 (26*38)
可绕面积约20平方厘米  (26*78)
平均匝长24厘米
4夹3设计

2、初级:
3000匝 线径0.41毫米(设计思路:双C牛的漏磁相对比较少,考虑低频对电感量的要求大,我是先绕制了扼流圈,2600匝为12H,根据经验与参考了大量的牛的数据,则我设计为3000匝时电感应该大于15H,最后完成后实际测量电感为16H以上,然后根据可绕窗口面积计算最大能采用的线径,最后得出0.41毫米,这0.41毫米是漆包线的铜线直径,不是漆包线的外径,制作完成后测量初级直流电阻为77.8欧姆,粗线的效果明显.次级直流电阻不到0.1欧姆)
每层匝数122层 (计算公式:可绕宽度/系数1.2/线径)
总层数25层左右 (计算公式:总匝数/每层匝数)
线圈厚度15毫米 (计算公式:总层数*线径*1.2系数)
线长1440米 (平均匝长*总匝数)
线重2.8公斤 (这个估算公式我一下子找不到了,但更精确的是可以通过查阅漆包线资料手册,上面有重量与长度的关系.)

3、次级:
次级匝数计算方法:初级阻抗=变比K平方*次级阻抗.
例如:本输出变压器初级匝数3000匝,初级阻抗为2500欧姆,次级接8欧姆音箱,则按下面计算:
2500=K*K*8
则K*K=2500/8=312.5
则K=17.67
则次级匝数=初级匝数/变比K=3000/17.67=167匝
最小变比已得出,其他二次抽头匝数同理可得,略.
167匝 线径1.1毫米
设有7个抽头 83 94 100 120 130 143 167 匝处
抽头引出与铁芯垂直
每层匝数68匝
总层数3层
线圈厚度3毫米
线长182米
线重1.22公斤
线圈厚度3毫米

注:设计也可采用小线径,3层并联.

4、线圈分层布置
铁芯
初级488匝 4层 B头
次级56匝 一层
初级1012匝 9层
次级56匝 一层
初级1012匝 9层
次级56匝 一层
初级488匝 4层 P头


层间绝缘用介电常数小的电缆纸减小分布电容(实际使用的是白色电缆绸布)
初级次级间用0.2厚度青壳纸绝缘。

下载 (45.4 KB)
2010-6-17 07:34



三、双C型500mA抑流圈
2400匝 线径0.51毫米
500mA以上
每层匝数122层
总层数25层左右
线圈厚度15毫米
线长1440米
线重2.8公斤
电感量约有11.7H左右(最后完工后实际测量所得参数)


[ 本帖最后由 jxeppfyb 于 2010-6-18 07:54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17 09:07:02 | 显示全部楼层
完成后的电源变压器、输出变压器与扼流圈
1、电源变压器:

下载 (96.17 KB)
2010-6-17 08:06


2、输出变压器:
下载 (114.43 KB)
2010-6-17 08:06


3、扼流圈:
下载 (78.9 KB)
2010-6-17 08:06


4、整套牛:
下载 (94.94 KB)
2010-6-17 08:0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17 09:07:5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部分:机器采用的电子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17 09:08:1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部分:机器采用的电阻、电容、稳压二极管等部分元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17 09:08:5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部分:整体布局与反面走线设计图
1、整体布局图:

下载 (133.07 KB)
2010-6-17 08:46


2、反面走线设计图

下载 (293 KB)
2010-6-17 08: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17 09:09:3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部分:反面搭棚设计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17 09: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六部分、机箱底盘的制作:
1、已完成的背面输入、输出部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17 09: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暂时做到这里,接下去底盘制作,未完待续。。。。。。

上J版主的纯真之源二 6550(KT88)单端电路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17 09:25:14 | 显示全部楼层
热烈欢迎LZ发表自己的大作
能否与大家分享纯二电路的工作原理,纯二电路有什么好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17 09:37:11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原帖由 1a5gt 于 2010-6-17 09:25 发表
热烈欢迎LZ发表自己的大作
能否与大家分享纯二电路的工作原理,纯二电路有什么好处?

谢谢版主的关注,纯二电路原理请看下面链接,不再复述。
http://bbs.hifidiy.net/viewthread.php?tid=166645&highlight=%B4%BF%D5%E6%D6%AE%D4%B4

其实因为二点原因让我采用此电路:
一、前级采用的cascode叠串放大失真小,频响宽,增益高,听感比较具有现代音响的特点,高频华丽,低频深沉厚重,比较符合我的听音习惯;
二、元件比较少,制作难度小,调整方便,屏压不是设计的特别高,方便我增加了KT88的三极法接法,背面走线图中可以看到切换用的单刀双掷开关,呵呵。

[ 本帖最后由 jxeppfyb 于 2010-6-17 09:43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17 11:50:44 | 显示全部楼层
反面图那两个降压用的稳压管好象接错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17 12:41:1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aicx 于 2010-6-17 11:50 发表
反面图那两个降压用的稳压管好象接错了。。。。


右边的极性反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17 12:42:34 | 显示全部楼层
图文并茂...好贴值得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17 21:36:1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江门李安 于 2010-6-17 12:42 发表
图文并茂...好贴值得学习

谢谢李老师的鼓励,想学习李老师的搭棚方式,可惜还是不会.
也想学习那种紧搭棚,也没有把握.
只能按照差不多象PCB的做法,弄一块环氧树脂板,加上双头焊片搞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矿石收音机 ( 蒙ICP备05000029号-1 )

蒙公网安备 15040402000005号

GMT+8, 2025-5-3 03:5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