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弟我是全频号角的忠实拥护者, 在窥得全频号角的奥妙前, 都与坛上不少兄弟一般的认为一个单元是不能出全频的, 甚至全频单元买回来后, 裸听给我的感觉也是大失所望的. 其声音有如蜂鸣器. 完全是没给予它很大的期望, 后来自己做了个箱子(我的木工水平就跟狗咬的水平差不多) 把单元装上, 竟然箱音隆隆, 比裸听还难听. 然后就把那对全频单元束之高阁了. 那真正的缘起是网上购物的原因认识了一位上州的高人, 他答应帮我做箱. 做就做吧, 反正不抱太高期望. 一对箱子他做了差不多两年. 我都以为他是信口开河, 就借了朋友的货车去拿, 250磅一只, 500磅一对, 换成公制就是208公斤.......到家后, 已经是晚上十点多, 顾不得家里人的反对, 开声先, 单元放上号角后, 跟裸听竟然是一个天一个地.当时那还没调整好还没煲透的效果已经令我中毒.
帮我做箱的高人后来回欧洲去了, 我的全频号角也玩了差不多十年, 在这十年里, 贪心的我也想再造多对, 也认识了不少木工, 都是做不出来. 因为号角箱要求太严格了, 只能胶合, 不能落钉的, 打钉的箱子声音是不会干净的. 到前年才认识了诚哥, 他曾经跟过师傅学过传统的木工的. 到现在他前后做了好几对号角箱了.  调试过程都是我进行的. 当年我自己的那对箱虽然也是我自己调试的, 但当时毕竟没经验, 也是当局者迷, 虽然后来都是调整好了, 但很多细节没留意也没总结. 但经过调试这几对新箱后终于摸出一些门路,在这里同大家分享一下, 也可以供参考, 玩全频号角时也能有点门路.
先说说整个号角箱的煲炼过程的听感, 这可以长达18个月的时间的.
    刚完工:               声音开扬, 两端延伸够宽, 但声音生硬, 高音还有些刺耳.但全频那直白的声底是感觉得到的.
第二个月:                声音开始发蒙, 特别是中低频.
第三到六个月:         感觉声音有点不干净, 有箱音的感觉
第七到十个月:         箱音依然浓, 但低频下潜度明显是好了
第十一到十四个月:  箱音逐渐干净, 高频有点飘不起
第十五到十八个月:  声音开始完全脱箱, 高频也渐渐飘高, 真正感觉到听音乐时不去考虑底中高频的境界.
这时, 音箱已经完全"褒熟"
为什么有这情况呢?这是双方面的, 单元有关系, 箱子也有关系.
先谈单元:
全频单元是靠"裂盘效应"才能放出全频的, 就是说越靠中的地方对高频响应快, 越靠边的地方低频响应好, 要达到这效果, 音盘必须软化.这是需要时间的.
再谈箱子:
万物都用应力, 木头除了木材制造时所产生的应力外, 开料, 粘制, 环境温湿度等原因都会令一个完成的音箱从新带上各种的应力, 号角箱结构复杂, 箱里木板间的震荡都会产生不同的揩震. 而消除应力的只有时间, 等应力完全消除了, 这个全频箱也"煲熟"了.
手累了, 本来很早就想发这个了, 但前段时间论坛不稳定, 怕打得辛苦的字一下丢了. 
下一节谈如何调节箱, 在这一年半时间里, 经过几次的调节, 来补偿这段时间的不稳定, . 还有调节用的材料.
ACOUSTIC VALVE 
直热胆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