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9-12-18 10:50:31
|
显示全部楼层
测试数据处理:
图23
对手中一些有代表性的晶体振子进行了测试,所获数据列在图23表中。各列内容说明如下:
A、B列:元数据,包括各关键位置上的分布电容、基础电容、常数和算式定义。
D列 封装型号:49S是目前无源振子市售最多的形式,49H比49S高,底部相同;JA5B、JC1、JA23B、J玻等都同属于J型封装。
E、F列 标称参数:Fv是标称频率,CL是标称负载电容。
G列 实测频率:通过C1的电容变化可以调整到的频率。
H列 C1(毛):晶振起振并调整到最合适的状态后,所测得的C1总容量。手工填入。
I列 C1(净):扣除分布电容后的净电容量。
J列 C2:跳线接入的容量总和,应用时还应加上B9的基础电容值。手工填入。
K列 C3:跳线接入的容量总和,应用时还应加上B10的基础电容值。手工填入。
L列 C2:C3:电原理图中的C2与C3的实际比例值,包含了所有的分布电容。
M列 实测负载:晶振起振并调整到最合适的状态后,所测得的实际负载电容值。
N列 Vdd:是测试当时所用的供电电压;多数在5V下能够很好工作,但不排除少数需要较高的工作电压才行。手工填入。
O列 振荡电压:数字示波器上所显示的电压峰-峰值。手工填入。
P、Q列 过程参数:辅助计算用,不必管它。
R列 Xc:在特定频率下供电的总容抗。
S列 激励功率:在C2支路上所消耗的电功率;可能与他人理解的过程不同,这里的结果作为参考。
T列 振荡模式:本次测试所适合的振荡波形输出方式。手工填入。
U列 说明:在打开FFT后,数字示波器上可关注到的高次谐波产物,及其它需要注意的事项。手工填入。
小结:
1.市售晶体振子的性能各不相同,在同规格的产品中也往往不一致,造成的结果是同一电路配置下的有的能用有的不能用。
2.即使商品标了负载电容值,实际测试结果也与标称值有差距;测试器配合测试表可获得实际负载电容值。
3.合理配置电容器比例,可使振荡器工作在基波模式或者谐波模式下;测试器可挖掘库存晶体的所有工作能力。
4.谐波模式其实是激励功率过大造成的结果,应尽量避免在这种模式下运行;测试器可帮助避开这种模式。
5.根据相关资料,49S的激励功率在(100~500)μW内,J型在4mW以下;测试器可帮助选择必要的工作状态。
6.测试表的数据仅针对JFET。同样偏置条件下的BJT谐波过于丰富,尚未有时间作进一步的测试。
7.测试器有四种电平输出:0dB、-20dB、-40dB、-60dB,这使它能够成为一台稳定的信号发生器。
8.测试器要配合示波器、测试记录表才能获得全部结果。测试器与测试记录表有集成为测试仪的条件。
参考文档:
2019037-Xtal-Tester-02.pdf
(111.09 KB, 下载次数: 191)
晶体测试记录.rar
(4.13 KB, 下载次数: 149)
(结束)
|
评分
-
2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