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long 发表于 2012-5-4 10:19:59

本帖最后由 cnlong 于 2012-5-4 10:25 编辑

求知无足 发表于 2012-5-4 10:1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制作功放电路,我也偏爱用三级推动级(电流放大级,射极输出器)。第一级推动,用中功率管,射射极之间的电 ...

版主

    您有权限编辑我这个帖子吗,如果能请帮我编辑一下,传一个图片和一个附件。告诉我邮箱,谢谢了:)

求知无足 发表于 2012-5-4 11:35:32

我没有啊。朋友可与本版当值版主联系一下,应该可以解决上传图片和附件的。握手!

cnlong 发表于 2012-5-4 11:39:54

求知无足 发表于 2012-5-4 11:3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没有啊。朋友可与本版当值版主联系一下,应该可以解决上传图片和附件的。握手!

谢谢    :)

shiuyipyuen 发表于 2012-5-4 11:56:16

求知无足 发表于 2012-5-4 10:1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制作功放电路,我也偏爱用三级推动级(电流放大级,射极输出器)。第一级推动,用中功率管,射射极之间的电 ...

太同意你的看法.现在生产厂发到我公司的功放.2N5551就到功率管了.那失真听感有20%以上.我都不愿负责这些产品.推给别人.推动管瞬间高热所产生的失真.是HiFi的大敌

求知无足 发表于 2012-5-4 12:11:55

5551和5401,很不适宜用到高品质功放中作为推动管用,这种管子的线性并不好。我早些年就从杂志上看到过对这种管子的不良评价。我还见到过,有的国产功放,是直接用两只5551并联作为推动管的。当然,这种管子也能用,就与地沟油一样,是卖给别人的。:lol:lol:lol

求知无足 发表于 2012-5-4 12:24:39

我刚才查了一下,是《音响发烧友必读》唐道济著P127上有述。朋友可参考。

鸿渐哥 发表于 2012-5-4 12:26:37

十年前的
先赞一下

cnlong 发表于 2012-5-5 05:56:24

图片是附件终于传上来了。:)

如此一来 发表于 2012-5-6 06:03:39

儋耳 发表于 2012-5-6 06:53:49

工整、美观:victory:有多年不玩石了。

cnlong 发表于 2012-5-6 08:13:48

如此一来 发表于 2012-5-6 06:0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原理上行得通,强烈建议LZ在R5上顺向串联一个肖特基二极管,再做一下仿真,把结果再与各位高手们汇报一下。 ...

有时间我先按照你说的仿真一下,看看效果。:)

牛哥土炮 发表于 2012-5-6 08:20:11

电路想法不错,准乙类的工作方式,和国都应该是一样的原理。
顺便仿真了一下楼主的文件,发现一个问题,在没有信号输入的时候,输出端的直流电位比较高,达到几十MV。

可以适当增大R2使输出的直流点位小一点,模拟的结果是R2=43K,输出的直流点位降低到了2MV左右。

cnlong 发表于 2012-5-6 08:24:53

本帖最后由 cnlong 于 2012-5-6 08:30 编辑

牛哥土炮 发表于 2012-5-6 08:2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电路想法不错,准乙类的工作方式,和国都应该是一样的原理。
顺便仿真了一下楼主的文件,发现一个问题,在 ...

是的,实际电路也在30mv,当时增大过电阻到47K中点就接近于零了,但是声音感觉肉了很多啊,唉那时就喜欢动态凌厉,这个电路也只是做实验,最后也没有真正的使用。谢谢老师了。

牛哥土炮 发表于 2012-5-6 08:42:27

不用客气,看到同学有新想法,就忍不住进来看看,互相学习,互相提高。
上面几位同学的建议有的很好,比如输出级的管子,选择普通的晶体管,要比用达林顿在小信号的时候,失真明显减小。不用担心驱动级的驱动能力,因为能驱动100欧姆左右的负载,那么驱动普通的晶体管就没有问题。

cnlong 发表于 2012-5-6 08:53:02

牛哥土炮 发表于 2012-5-6 08:4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不用客气,看到同学有新想法,就忍不住进来看看,互相学习,互相提高。
上面几位同学的建议有的很好,比如 ...

当时还不知道有仿真软件,这个软件是最近几年才知道了,感觉方便极了。我在好好调整一下仿真看看。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有改动的 OCL 功放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