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B用传统方法到底能做多少W,我们一起实做并实测,看看能不能突破一般认知
先发一张地摊,电路图后面会发上来,本人不擅言辞,请各路大神嘴下留情,前面好像有大师说过300B就只能做10W吧,看看我们这个线路能不能大幅度超越。我们可以先做一些限定:
1、不使用晶体管做放大或者缓冲
2、不使用环路反馈
3、功率输出级任何额外反馈都不加
4、300B不超屏耗,不超压
5、使用示波器看输出波形,并根据负载计算功率
这几个条件限定之后,就可以最大程度接近懂画图计算的老师们的计算
各位也可以先猜猜,这个线路最后到底能出多少W
晚点把300B也接上。 whmks 发表于 2025-3-31 20:40
静态屏阴电压452V,电流67mA,屏耗30.3W。输出功率14W,屏阴电压448V,电流96.1mA,总功耗43.05W ...
失真咋算啊,也帮我算算,这个超5%没有?
3.5K牛,8欧负载下的波形
冷得发抖,先收工了,明天再发各种测图吧 趁还没睡觉,发几张选管的过程图
各位也可以自行拉一下 重感冒 发表于 2025-4-1 09:24
你的的最后一图,才是是输出多小的关键,前面那种失真抵消只在削顶极限前有用,按你提供的工作点,首先振 ...
15.X瓦的波形已经发了,这个时候算削波了嘛?
其实说真的,没有任何一家公司是使用示波器衡量最大输出功率的,这里交流却喜欢用
说到最大功率,要么就只给个数字,要么基本都是使用这张图
各个功率下面各次谐波失真和总失真的分布一目了然
本帖最后由 ldscool 于 2025-4-1 11:20 编辑
趁着摸鱼时间发一下线路由来和线路基本架构
去年小弟使用手头现有的电源,做了一个控制器,组合成了VTRACER电子管特性扫描仪,原本这个东西是做给自己使用的,后来一个群友KINGCOLEFU得知,专门从佛山赶过来,成为了第一个个人用户,期间他给了很多使用上的建议。甚至整个国庆假期,我们两个都在线上讨论怎么让VTRACER更实用。扫描仪正式投入使用后,他首先扫了一张他已经使用了2年的845的特性图给我
因为这台是他的主力胆机,基本每天都开几个小时,用了两年了,按照一般烧油的建议,他准备要换管了,但是看了这张图,和我全新管扫的相差无几啊,于是他就打算省下这笔钱,开始向我打听起压榨845的主意了,
要大功率,电容交联不太现实,提高电压又要改电源,那么就剩下直藕和牛推了
直藕我们是有几个方案的,不过线路都挺复杂的,要简单,那么剩下的选择就只有牛推了
我当时就手画了一张示意图
理想很丰满啊,现实很骨感,输入升压牛,推动牛都不便宜。
我们问了一下价格,嗷嗷声就放弃了这个想法,继续听现有的线路吧
直到最近大功率300B话题不断,诸位大师轮番上阵,最令人心寒的是,只是因为求而不得,就恼羞成怒,从而抹黑对方,小弟搭了几句话,就被人阴阳怪气的训了几句,吓得小弟赶紧退场。
微信群里也发了一句牢骚:明明很容易就做到,为啥就不愿意实际搭个线路试试呢?
此时群里一个哥们小窗口我了,说他就想做一台超过10W的300B,让我帮帮他
记得手中还有一只别人淘汰下来的300B(为什么只有一只?因为另外一只已经老化得不能再用了),要不给朋友做个线路验证一下?
哥们是个老派玩家,随即他给我提了几个要求:
1、他不容许晶体管玷污了电子管线路,(电源除外,我并不赞同)。
2、他要最活跃的声音,所以不接受环路反馈(我并不赞同)
3、他要纯纯的300B味道,所以300B任何反馈都不加(我并不赞同)
4、他要300B很耐用,所以不能不超屏耗,不能超压。(必须的)
5、他自己只有示波器,他做好后要用他的示波器来验证是否达到功率输出(。。。。。。)
我回他一个字:“滚!”
但是他又给了我一个无法拒绝的条件:
他会绕牛,可以给我做各种实验。
哎,这个嘛。。。。
于是过了几天,就收到了一只牛,一只???他说还可以改进,先让我测一下,好吧。。。。
有了推动牛,其实以前打算推845的示意图改改就能用,因为没有输入牛的情况下,要满足低内阻高增益,那么一级推动增益不够了。
为了省点钱,就加一级增益吧,两级增益的要点是第一级性能尽量好,第二级能有足够的二次来抑制300B的二次。而且还得满足老用户推845的要求
于是翻了下手头已经扫描过的几个管子特性,这个在前面已经发过,就不重复发了,一个两级增益直藕牛推纯开环300B线路就诞生了。没有使用什么高科技,就是器件之间工作配合,实验证明,可以出16W
实际上,结合第一张地摊图,老师们脑海里应该已经构建出完整线路图了
电路图就这么手画给大家就太潦草了
等我回头用软件画个清晰的
晚上比白天还忙,刚回到家,今天就不开测了,看来无法画到其他老师那种漂亮的线路图了,直接上图吧。
这是一个两级增益,直耦,推动和末级无负反馈的线路,完全依赖器件的特性配合来获得可用的16瓦大功率的300B,此时失真不到5%,你可以不用,但是我有。
这里还要感谢珠海大神,原本我画的是一个带电容耦合的,他提醒我其实做直耦性能会更好
直耦、无反馈,牛推,低失真,大功率,有了好声的各种要素,那么做好这个线路还是有要求的
1、电源内阻不宜太大,300B的偏压提供的内阻也不宜大。
2、做好管子的配对,特性曲线选择,6P15我这里选择用俄罗斯的EP管,长寿命,实际扫描曲线也接近西门子特性,国产的一言难尽。
3、调试主要在R1和R6,R1用于调整12AU7的屏极电位,从而调整6P15静态电流,大概在26MA左右就可以了,而R6的是用于调整整机失真,300B性能越好,R6可以取值越大,这样对推动牛要求也越低,我手中这个300B比较弱,所以要用到6.8K,好的管子,R6可以用到22K,47K都行。
4、说到推动牛,也班门弄斧简单说说制作参数,这里要感谢幸福猪猪群友,这只牛是他绕给我做实验的,66片双C或者EI都行,1:1牛,双线并绕,层层叠纸,Z绕法,3200T,更多的我也不太了解,有了解的朋友也可以多指点一下。实测6W时候,整机频响如下图所示,这是输入到输出的整机频响,可见推动牛频响和输出牛频响都不错。
5、输出牛的阻抗选择,用3.5K完全没问题,不过个人更倾向用更高的阻抗,比如4.2K 4.5K,这样300B自身的性能更好,会损失1、2瓦的最大功率。这个由您去取舍了。
这个线路及其简单老派,没有什么新鲜的,因为制作过程使用仪器将电子管的特性可视化,大大简化了计算工作,并且可以快速找到合用的工作点,所以同时具备大功率和高性能的特点。为了让大家好记一点,我也无耻的给他起个名字吧:老男孩 V1
补充内容 (2025-4-2 07:42):
因为前两级是直耦的,所以先搭u7,调整r1,确认屏极电位100v左右,在搭6p15,我地摊时候6p15阴极电阻是4个18k,并肩,电流会再大一些,只要这级电流调整到大于20ma推动300b就足够了,最后再调整r6 可能有些朋友对调试直耦线路不熟悉,就把最初的耦合版也发上来,这个更容易成功,对器件宽容度也更大
至于从总观测到的现象,还是等大家都有观测到再讨论把,不然还是各种无意义的争论。 本帖最后由 ldscool 于 2025-4-3 11:40 编辑
重感冒 发表于 2025-4-3 11:13
一般是先仿真再实作
哥们您就咋知道我没仿真呢?
来个硬广
这是VTRACER扫描之后的曲线,实际建模得出来的电子管模型做仿真的出来的结果
具体操作方法我b站有发视频
和实测我也不太看得出来有啥区别,因为我更注重实际仪器的结果
补充内容 (2025-4-3 20:04):
因为使用的仿真模型是实际扫出来的模型,所以仿真结果和实测结果相当吻合,其精度并不是随手在网上找一个来历不明的电子管模型来进行仿真可以比拟的 ldscool 发表于 2025-4-2 13:34
别的不说,请用你的方法测一台8w300b在8w时候的喇叭的声音,让大家伙听听这是什么声音,你做到了,我就 ...
你这个要求不高,但很多人都已经听过了,不用我证明。不信你问 重感冒 等人。我又没有声称挖掘出了什么,所以不是应该你申明,你举证吗?
说到这里,顺便问一下,我对86# 图中的不理解,图上端标注 黄色 Vpp 28.5V, 左下端 标注 Vpp 28.2V. 难道 RMS 不应该是 10V,功率=12.5W,你说14W,这里面不知有何学问。
也许你发了,但我暂时没看到 16W 时,示波器在输出端(8欧电阻)的测试波形及测定值。
在你没能阐述电路为何能输出16W 以前,也许你不应该问责,而是专注于回答别人的疑问。如果你有合理的解释,疑问自然消除。你要知道,别人不是否定你个人,而是想真正理解,如果合理可行,你的发掘不就成功了。
我说的合理可行,应该理解为不影响特定电子管的平均寿命,成本可控,失真可控,传统电路,或者与传统电路在音色,音质方面很接近的电路。例如 有些人认为单端纯甲类最好听 (尽管我不是完全同意),所以很多厂家及个人制作都是单端纯甲类。否则,片面追求大功率,那大家何不搞个推挽,或者选屏耗大的211,845之类的,至少音质,音色有保障。
再说,挖掘说出理论根据很重要,一句别人没想到是不够的。你说你全是普通电路,最多是用了个推变,没有推变,用功率管如 6L6, EL34,也可以很轻松地搞定300B。那为什么你大功率,别人不大功率呢,这就是问题所在。
我只是发表个人看法,你简单说一下,你不认同我的看法就行了。不说也可以。我不会有任何想法。 本帖最后由 ssffzz1 于 2025-4-2 12:25 编辑
AT001 发表于 2025-4-2 12:16
“感冒妇” 在对自己下猛药暂时抑制病情以后,还是有点清醒的。
推动级不能影响后级的工况,除非 ...
向你提个建议:
1、不要再搞起冲突的事情。在别的帖子里吵过架,甚至都人身攻击了,但那事过去的事情了。一个好好的帖子,不要再弄成口水贴。这种事情丢人现眼,不好继续发扬。
2、我不属于冲锋队,我只是有自己的怀疑,就和几位交流了一下。不参与帮派斗争。
3、你后面的几段话,我同意。我也是这个看法。要完全理解,还待继续研究才行。 本帖最后由 重感冒 于 2025-4-2 13:20 编辑
五大联赛 发表于 2025-4-2 13:08
300B推动,二级放大交流推动70V左右电压不失真,不削顶,频响平直没有什么难度的,只要推动电压到位, ...
传统的线路就是传统的效果这个没错的,对不对称其实你用多少k负载和多小静态电流时就已经决定了。所以我做事永远都是理论先行,理论说不过去的,我是懒得动手的。我的线路是为了低噪音的交流点灯,而不是为了功率。这个线路是我拿来验证理论的过渡产物而已。 本帖最后由 重感冒 于 2025-4-2 09:18 编辑
whmks 发表于 2025-4-1 22:01
先简单说一说,假设栅极负压80V,当上升的信号达到80V(真正的不到80V就会变),屏极交流峰峰值电 ...
不要用峰峰值概念来分析这些问题,峰峰值是来两个极限点一起算的,而在不对称的输出中,每个半波都要独立领出来分析。比如负半波只有72ma可用,而正半波零栅点90ma可用,同在3.5k上,72ma和90ma所感生的电压是不一样的,正负半波各自输出功率也不一样。这是开环的明显的不对称波,但这个可以通过前级的失真抵消法可以得到抑制。而加入大环负反馈后,也只能保证正负9w的对称输出,之后负波幅削顶,正半波可以继续增长,就跟丛总的仿真图波形一样,负削顶,正没事。
在一本古老的书上找到了原始的功率和失真算法,
本帖最后由 重感冒 于 2025-4-1 17:09 编辑在一本古老的书上找到了原始的功率和失真算法,这条公式可以发现,功率算法是不用考虑振幅对称度的,所以这个就成为了某些所谓大功率输出的借口,不对称也是按总电能算功率的,而失真系数是必然要考虑波形对称度的,这个我不是说楼主,因为楼主的输出基本是对称的。 我觉着吧,你就发你的测试结果。至于别人说什么,没必要在意。论坛是个大杂烩,咋想的都有,咋说的都有。应付不过来的。
你发你真实的测试情况,电路图、测试过程、测试数据,他们爱信不信。 ldscool 发表于 2025-4-1 18:24
我们是有输出牛的,单端初级本身就一直有直流,次级接地之后才有一个参考0点,我估计你就是在这里打结 ...
初级的直流过不到次级去,那他怎么影响下一级的直流电位的, 煮溶耦合也好 变压器耦合也好 直流是过不去的吧?所以有直流偏移也应该只能发生在300B这级内部而不是前级信号带来的直流.要说信号中点的便偏移..他不因该干扰到300b的工作点。工作点是信号增减的零点.理论上不该动也不能动的.等我自己验证吧.已经说得够详细了. 本帖最后由 ldscool 于 2025-4-1 15:06 编辑
whmks 发表于 2025-4-1 13:31
不太懂管子,数据库中有一款300A电子管,上面列出各种电压、电流和各阻抗输出牛下的输出功率,还有二 ...
W总您应该最清楚了,规格书上的各种工作点,都是仅供参考,不同批次,不同厂牌,都千差万别。
然而以前个人很难获得电子管的实际参数,大部分人都只能参考PDF有限的几个工作点来参考,那只能是参考。
而现在完全不同了,至少我是使用 VTRACER 实际扫描自己的手头的管子来得到300B的真实的特性,还有推动管,输入管的真实特性,三者配合,并不需要盲目尝试。
这个线路没有任何高科技,仅仅靠器件之间的配合,就能获得大大超出8W的实用输出功率
我认为这就是时代的进步给我们带来的红利,我们不去享受就太浪费了 失真在各种功率下各次谐波构成,在THD VS POWER 这张图已经很完整呈现了,
那么讲解一下这张图怎么看,只需要在横坐标标注的功率点画一条垂线,那么这条垂线和2、3、4、5次谐波曲线交点的纵坐标就指示了该功率下该次失真的值。那么在13W以前,二次失真还是占主导。
13W时候,总失真3.57%,二次2.58%,三次2.42%,四次0.506%,五次0.155%,这不比看示波器精确得多
至于7.7W是什么类,我不在乎,我并没有一定要做个什么类的功放。 搬个凳子坐等讲课!:lol:lol:lol 进来学习一下 排队围观,V总,电路图什么时候出来?我也要做啊:lol:lol:lol
正想学整台300B,静等楼主的成功实做的电路图。 我来猜一下,不考虑寿命等,单端甲类,14W 左右。 其实,功率大不是首先要考虑的,真要大功率可以选择其它电子管,例如 845. 真正需要的是长期稳定工作,音质,音色好。考虑到这两条,300B单端甲类一般设计为 6--8W。不要认为音响设计师不知道可以做出更大的功率,其实是全面考虑,选取的最佳设计方案。但是有人号称40W,那绝对是不现实的。 期待有理有据的实测结果! 本帖最后由 五大联赛 于 2025-3-31 16:34 编辑
AT001 发表于 2025-3-31 16:14
我来猜一下,不考虑寿命等,单端甲类,14W 左右。
管功耗,波型失真削顶都不考虑?还是正弦波一到削顶就算。 楼主已经说过不超屏耗了 本帖最后由 五大联赛 于 2025-3-31 17:01 编辑
没说波形失真削顶,上下波都削顶,还是有一波先削顶就算起?自偏还是固偏。 AT001 发表于 2025-3-31 16:14
我来猜一下,不考虑寿命等,单端甲类,14W 左右。
大师,请别左右,就说最大只能出14W是吧,不然这一左一右,基本就全覆盖了,另外为何一定要强调不考虑寿命呢?我可是考虑了电子管寿命的,甚至测试用的电子管就是一只已经用了2年别人已经淘汰下来的曙光最便宜的300B来做测试。 五大联赛 发表于 2025-3-31 16:27
管功耗,波型失真削顶都不考虑?还是正弦波一到削顶就算。
300B工作点就是450V72MA电流,超不超?
大家计算最大功率的条件要公平啊,不能说我最大功率只能按2%算,其他人就按5%算?
那您说说大家是怎么衡量最大功率的?
本帖最后由 qiuchun63 于 2025-3-31 16:51 编辑
300B采用固偏,不超屏耗的情况下,失真在3%时,可以16W左右功率。 牛用几K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