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mon
发表于 2025-3-26 10:16:00
MF35_ 发表于 2025-3-26 10:09
NanoVNA这个指标是后续改进了吗?当年我记得达不到这个水平的,印象中80dB的样子。我其实日常很少用 ...
是的,一直在迭代,布线、滤波、屏蔽有好些小改进,不过电路大体看起来差不多。目前的版本跟N2PK大概差个10dB。ADC太差劲了没有办法。
lrain
发表于 2025-3-26 10:16:39
Edmon 发表于 2025-3-26 09:55
从理论上来说是不需要这么长的拉杆来和磁棒对等的,应该是测量方式引入的各种误差。因为等效高度这个东西 ...
我这个粗测不是以天线增益为标准的,而是以最终效果来说的,就是在喇叭端同等功率的情况下所需的天线长度,这是一个综合的结果,其实也好解释,同是调谐系统,磁棒和线圈可以做到较高的Q值,而用拉杆天线的调谐一般是中周线圈,这在整体上要拉低不少性能。
Edmon
发表于 2025-3-26 10:29:39
lrain 发表于 2025-3-26 10:16
我这个粗测不是以天线增益为标准的,而是以最终效果来说的,就是在喇叭端同等功率的情况下所需的天线长度 ...
这和我刚的解释是一致的呀,磁棒的输出是谐振的,这个就引入了一个额外的放大。拉杆天线不管是接在谐振回路上,还是用源随,这一部分的增益都比磁棒的谐振增益要小,而且源随也有分压的问题。整机测出来的功率没太大意义,牵扯到太多的变量。比如如果用了源随,但源随后面一级噪声系数很大,那么拉杆天线的效果很可能比磁棒差不少。
明确有意义的测量是在拉杆天线和磁棒天线本身的感应电压。这个在物理上拉杆是远超磁棒的,进而信噪比也是。用好拉杆天线需要仔细的设计阻抗、噪声匹配,得把这些搞明白才能做有效的对比。
longshort
发表于 2025-3-26 11:07:01
lrain 发表于 2025-3-26 09:26
中波要多长才与磁棒有对等的信号强度,这个没有测试过,短波粗略测试过,要30cm以上。
中波用拉桿是要做匹配的,匹配做好了遠比磁棒的等效高度要高得多。這篇文章不妨參考下:
lrain
发表于 2025-3-26 13:08:55
longshort 发表于 2025-3-26 11:07
中波用拉桿是要做匹配的,匹配做好了遠比磁棒的等效高度要高得多。這篇文章不妨參考下:
好资料~~~~~
aihao
发表于 2025-3-26 13:18:22
longshort 发表于 2025-3-26 11:07
中波用拉桿是要做匹配的,匹配做好了遠比磁棒的等效高度要高得多。這篇文章不妨參考下:
看了这个文章很好,用了10*10的中周,如果用R40C1代替中周,可不得了。
lrain
发表于 2025-3-26 13:32:04
上面的论文当中有一点没看明白,互感系数M不是在线圈做好后就确定下来了吗,怎么会因Q变小而增大呢?
longshort
发表于 2025-3-26 13:53:27
aihao 发表于 2025-3-26 13:18
看了这个文章很好,用了10*10的中周,如果用R40C1代替中周,可不得了。
先別做決定,吃透了文章主旨方可定向,況且這裏還有那麽多的知識點可以吸取。
aaa555000
发表于 2025-3-26 15:12:26
longshort 发表于 2025-3-26 11:07
中波用拉桿是要做匹配的,匹配做好了遠比磁棒的等效高度要高得多。這篇文章不妨參考下:
Q师好!
七十年代,在农村接受贫下中农教育后,回城再接受工人阶级教育时,有幸修过大量的飞跃JK25收扩机。其中波就没用磁性天线,25W扩音机铁壳也无法用磁性天线。1米多长的拖线,灵敏度也相当高,收音头的电路也只是混频+独振+两级中放的标准电路,并无奇特之处。
longshort
发表于 2025-3-26 17:57:52
aaa555000 发表于 2025-3-26 15:12
Q师好!
七十年代,在农村接受贫下中农教育后,回城再接受工人阶级教育时,有幸修过大量的飞跃JK25收扩 ...
老哥好!您説得對,JK25用外接拖綫作爲天綫,這已經成爲一種嘗試了。惟一感到缺憾的是,拖綫若不夠長,中波仍然無法良好接收。我過去在小興安嶺地區用了好幾年,都是用的短波,否則無法接受足夠強的信號。從您的電路中可以看到,中波部分的外接天綫適合較長的架空天綫,否則等效電感不足(相當於等效高度低),其實只要串聯一個2mH左右的小電感(加感綫圈)再接入,效果會大大改善。在一些歐洲機中,中、長波的磁棒天綫上可以看到這種加感綫圈。
圆成居士
发表于 2025-3-27 08:15:01
我想知道把你这个磁棒线圈套在普通锰锌铁氧体10X200磁棒上的Q值。
Edmon
发表于 2025-3-27 09:36:09
圆成居士 发表于 2025-3-27 08:15
我想知道把你这个磁棒线圈套在普通锰锌铁氧体10X200磁棒上的Q值。
这个帖子主要是要寻找高性能的磁棒,而且“普通锰锌”如何定义也不甚清楚。如果是想和商品机做个对比,我里面已经放了索尼ICF P36和松下RF-2200的磁棒,一个是现代的低端唱响机,一个是从前的BCL王者。可见现代的索尼用的磁棒已经远比从前的高端机要好了。
MF35_
发表于 2025-3-27 09:39:25
本帖最后由 MF35_ 于 2025-3-27 09:41 编辑
longshort 发表于 2025-3-26 17:57
老哥好!您説得對,JK25用外接拖綫作爲天綫,這已經成爲一種嘗試了。惟一感到缺憾的是,拖綫若不夠長,中 ...
熊猫B802的中波外接天线,就是串了一个小电感,好像是510uH,但我还没在其他机型上见到过中波外部天线加感的
Edmon
发表于 2025-3-27 09:42:58
longshort 发表于 2025-3-26 11:07
中波用拉桿是要做匹配的,匹配做好了遠比磁棒的等效高度要高得多。這篇文章不妨參考下:
这个文章里的东西也挺过时了,当年德机正是因为技术落后才用了这种电感匹配的方法。串联电感看似抵消了巨大的容抗,但巨大的电感本身引入了大量的热噪声,使得拉杆天线的信噪比恶化很多,把电场天线本应有的优势给抵消了。
其实手段非常简单,就是用低Ciss(最好的能有5pF左右)高gm的JFET做源随,后面紧跟一个低rbb的BJT提供低噪声电压放大,这样才能在匹配大约10pF的拉杆天线的容抗的同时降低噪声系数。
Edmon
发表于 2025-3-27 09:51:44
本帖最后由 Edmon 于 2025-3-27 10:12 编辑
lrain 发表于 2025-3-26 10:16
我这个粗测不是以天线增益为标准的,而是以最终效果来说的,就是在喇叭端同等功率的情况下所需的天线长度 ...
我来做个直接的对比吧。
这里我用了输入电容1pF的差分探头来读出一个20cm的拉杆天线(就是没有拉出的状态)和一个磁棒天线。对于磁棒天线,在探头两端并联了22k的电阻来旁路磁棒天线引线感应到的电场信号。然后取数做FFT得到下图:
可以看到,对于大部分的台来说,拉杆天线感应到的信号都比磁棒天线强5-10倍。有几个台的差异更大或更小,这个主要是因为极化和方向性的问题。
20cm的拉杆天线等效高度是10cm,磁棒天线等效高度大约是0.7-1cm,等效高度的比值和测量得到的电压比值非常接近。
另外注意到的是拉杆天线的信噪比相对磁棒甚至更差了,这是因为我家示波器旁边本来就是噪声重灾区,我们看到的噪声本底不是天线噪声,而是环境噪声。如果能到室外远离居民区的地方就能看出差别了。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