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n829
发表于 2025-1-3 09:23:45
从不停留 发表于 2025-1-3 04:21
首先多谢上面的朋友的关心,从总那个跟胆机这种古老器材格格不入的logo,确实为了纪念一个非常美丽的姑娘。 ...
美啊!:handshake
东方红1972
发表于 2025-1-3 10:27:00
本帖最后由 东方红1972 于 2025-1-3 10:34 编辑
从不停留 发表于 2025-1-3 04:38
Diy有几种方式:
1,某些人愿意自己研究,在学习各种电路之后,鼓捣出的自己独有的东西,也许并不完美, ...
看到这里笑了,目的达到(只是那图看不清),向从总至歉,是我心急了,上面的话收回。从总的故事继续。
海河
发表于 2025-1-3 14:23:15
从不停留 发表于 2025-1-3 05:10
继续聊电路。
当初为啥定E180F(就是6J9, 或者6688)一级推,是做了很多仿真和测试的,下面这些管子我 ...
关于2A3,在下有此篇拙帖,http://www.crystalradio.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143048&extra=
大家普遍忽略了2A3其实对于栅地电阻是有限制的,尤其是固定偏压的工作状态,最大限制是50K,这样就势必在 电压放大与2A3之间加一级低阻推动。
您的设计非常好。
从不停留
发表于 2025-1-4 00:26:23
海河 发表于 2025-1-3 14:23
关于2A3,在下有此篇拙帖,http://www.crystalradio.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143048&extra=
大 ...
这个帖子我也是看过并且注意到你提到的问题,我还在这个帖子跟了个贴。
其实我在2023年底开始设计2a3推挽的时候,几乎把三个论坛的关于2A3推挽的帖子都翻出来看了,甚至去老外的论坛也找了很多2A3推完的帖子来看,最终综合搞出了这个电路的原型。
最早我的线路,2A3的栅漏电阻也就是场管的源极电阻,是100k的,就是因为你这个帖子,我改为68k,之所以不是50K,是因为第一场管输出内阻很低,这个输出内助是跟68K并联的,肯定不会超过50K,第二就是我其他方面也用到了68k,统一68k有助于节省成本。
场管的静态电流设置为2ma,其实这个也很有讲究,迟点展开来说说。
从不停留
发表于 2025-1-4 01:00:05
这里对原理图做个简单的说明。
红色框是推动级,由6J9(E180F)标准解法的长尾倒相。这里屏流取1ma,屏压150V左右,帘栅100V,正式线路里通过一个电阻和稳压管得到100V提供给上下两臂的6J9.阴极有个100R电位器可以调整两关平衡,如果没有仪器,就调整两管屏压一样.
由于屏阻用的很大,150k,标接,所以这一级增益很大。输出内阻也比较高,但由于后面跟着场管缓冲,输入内阻1M,因此完全没问题。
绿色框是长尾电阻,由于模型的问题,实际线路板是68k,因为仿真模型帘栅电流特小,但实际工作的时候,帘栅电流差不多在0.5ma-1ma之间。这个长尾电阻决定了6J9的屏流。
之所以没采用效果更好的恒流源,第一是不想那么复杂,第二68k的长尾电阻,效果也已经不错。最初的版本我是设计了长尾倒相和恒流源都在一个pcb上,通过跳线选择的,但我最终去掉了恒流源,因为这是青春版,保证足够好的性能,应该尽量简单。
蓝色框是场管组成的源极跟随,并跟2A3直藕。达到AB2推动的效果。这里设置的静态电流是2ma,因为场管压降极小,所以不需要很高电压,100V就足够了,动态最高电流可以达到16ma以上,较低的漏极电压,能让场管功效小,可以直接利用pcb铜箔散热,(TO252)封装。当然,我也在板上预留了TO220的焊盘。
这个+100V的电压,最佳是单独绕组整流滤波所得,第二是专门用一个场管从主电源分压所得,第三是我采用的用两个100V稳压管降压的方案。而采用电阻降压是最差的方法。当然,作为青春版,我肯定采用稳压管降压方法。漏极的100uf电容非常重要,是音频通道,尽量采用性能好的正规大厂的电解电容(拒绝任何古董电容,油罐电容,也不需要什么杜兰等的东西,这个电容漏电会很麻烦。)
通过场管的强力驱动,让2A3进入AB2推挽,得到40W的输出功率。
黑色框就是末级的2A3推挽放大,固偏(偏压在场管G基调整),3.5K推挽牛,次级0-4-8-16,反馈从16R阴出到推动级其中一个6J9的基极。
整个线路非常简洁,无论线路图设计和pcb排版,都将有一种工业美感,我个人认为,一个优秀的电路,应该也是简介的,而看上去就是美丽的。
从不停留
发表于 2025-1-4 04:05:50
本帖最后由 从不停留 于 2025-1-4 04:08 编辑
从总知道很多人会关心这些问题,我这里也弄个Q&A,如果不对或者其他老师又补充,也请指正。
1,为什么其他所有的2A3推挽基本都只能输出最大15W? 而这个线路能输出40W?
因为工作在AB2工况下,AB2下,大功率输出屏流会增加,同时,管的压降也会变小,最终就是得到更大的功率。
2,一个15W屏耗的2A3,推挽输出40W,会不会导致管子超耗,缩短寿命?
不会。只要静态时不超耗,无论动态时输出多大,都不会超耗。请记住2A3的屏耗=2A3的屏阴电压x屏流-负载上的功率。
3,为什么你的线路能让A1管的2A3进入AB2推挽状态?
因为有直藕的强力的推动。
4,这个线路也适用在其他A1的三极管推挽吗?会得到更大的功率吗?
适用。比如用来推300B(屏阴电压450V),你将得到70W以上的最大功率。(当然由于300B需要的推动电压更大,推动级需要重新设计。
5,这个线路可以用来把三接的多极管进入AB2推挽,从而得到跟标接差不多的功率吗?
可以,甚至更大。但因为产生的栅流很大,需要评估多极管的1栅功耗会不会超。
6,让一个通常只有15W功率的2A3得到40W功率,有什么好处?
好处很多:
---其他普通2A3输出15W时,失真巨大开始削波,而这线路输出15W失真还不超过1%。实际上,这线路从0W-15W,失真都会比普通15W的机器小。
---还比普通15W多了25W的高质量功率储备。
---普通线路可以通过几个2A3并列推挽得到将近功率,但显然,这个线路成本低很多。
---普通线路要得到40W,如果也是直热三级管,基本需要类似300B推挽才能得到,成本也比这线路高很多。
---AB2即使输出1W等小功率时,也是很轻微的在2A3产生栅流,可以检测到2A3的屏流比完全没信号输入略微增加了一些,这导致2A3管压降变小,内阻也变小,对于变压器负载来说,就会体现在失真更小,低频更好。所以,听感上更好,特别低频,更加结实有力。
如果有其他疑问,欢迎提出,从总会根据所了解的回复,不知道的,其他论坛的大师都会帮助你们回复。
南宫海枫
发表于 2025-1-4 08:01:46
从不停留 发表于 2025-1-3 04:21
首先多谢上面的朋友的关心,从总那个跟胆机这种古老器材格格不入的logo,确实为了纪念一个非常美丽的姑娘。 ...
遥望你倩影经过……
fsnzman2016
发表于 2025-1-4 10:54:54
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
Bill_Jiang
发表于 2025-1-4 21:45:26
又来听从总讲故事:lol
juanlin
发表于 2025-1-5 10:28:47
从不停留 发表于 2025-1-4 04:05
从总知道很多人会关心这些问题,我这里也弄个Q&A,如果不对或者其他老师又补充,也请指正。
1,为什么其 ...
慢慢看,向从总学习:victory: :handshake
juanlin
发表于 2025-1-5 10:30:13
海河 发表于 2025-1-3 14:23
关于2A3,在下有此篇拙帖,http://www.crystalradio.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143048&extra=
大 ...
谢谢海版的分享!:handshake
从不停留
发表于 2025-1-6 05:44:01
多谢上面各位。
这里是PCB的设计和说明。
本人比较懒,也不善于搭棚,所以,所有机器能用PCB必须PCB,PCB上能用接插件,必须是接插件,PCB能贴片,那就必须贴片,那么一个贴好大部分元件的全部都是方便的接插件的PCB来做胆机,有啥好处?
1,线路图,pcb在画好之后,可以在EDA里各种检验测试,确保布线等没有问题。
2,贴片出错的机会几乎为0, 人工焊接,概率很大,焊错方向,搭锡,虚焊。。特别搭棚,对于普通人,基本是灾难,太多不可预测的错误发生。
3,一些元件,手工焊很麻烦,比如TO252封装的场管。
5,自己买插件焊,比如电阻,嘉立创动不动需要你买100个,但你实际只需要一个。我现在满房子都是嘉立创的小盒子,里面主要都是多余的电阻
鉴于这个线路电源电压最高350V,整流滤波带载之后大概320V左右,在胆机来说,很适合贴片。
这是核对无误的PCB,所有元件都可以嘉立创买到贴片,而拿到贴好的pcb之后,你只需要:
1,焊上9个高压电容。
2,焊上一个电子滤波的场管
3,4个管座
5,6个调节电位器(这个本来也可以贴片,但调节电位器我统一拉到pcb的一侧,反面焊接,机箱顶板开一排小孔,那么调试,以后换管重新调节平衡,都不需要再拆机箱,直接开开孔处调节就行了。)
6,接插件把电牛输出牛的线压紧就好。
加上固定变压器等,最终你只需要30分钟就可以做好一台胆机。
从不停留
发表于 2025-1-6 05:58:28
本帖最后由 从不停留 于 2025-1-6 06:00 编辑
PCB连个声道全对称, 退藕等全是独立。红色区域是几个调节电位器和chect point,装好PCB之后,这个区域在变压器和管之间,顶板开孔,不开机箱直接调节平衡和屏流。
中间的蓝色区域是两组电源,整流二极管选用2A/1.2KV的碳化硅直接贴片。对两个声道供电。
绿色区域的几个接插件,是输出牛的P+, B+, P-, 一级反馈的0-16R。
圆的红色区域是2A3灯丝。全部采用1.25-0-1.25的灯丝绕组。不再设平衡电位器。
黄色框接RCA和电牛的两组交流电源。
PCB的背面可以 看到6个调节电位器,不愿意在顶板开孔的,就焊到正面,就是常规的布局了。
至此这个帖子全部完成,高性能版已经有多人在制作,这个青春版,虽然性能比不上高性能版本,但也仅仅略差了一点, 带来的好处是非常简单容易制作,成本更加低廉。
有兴趣做的可以找索取所有资料。 (全部免费提供,但必须承诺不用于商业用途。)
Bill_Jiang
发表于 2025-1-6 09:41:54
从总,高性能版本如果也能做成这样简单做就好了
从不停留
发表于 2025-1-6 09:51:58
Bill_Jiang 发表于 2025-1-6 09:41
从总,高性能版本如果也能做成这样简单做就好了
高性能版本,是全平衡线路,需要一对输入牛把单端转为平衡信号(平衡信号直入), 然后输出牛需要独立绕组,平衡反馈的调整也比价麻烦(调整不到位,高频失真会变大)。
所以,那个怎么都没法弄到很简单。
但实际上,青春版已经是2A3推挽中的极品了,我想不出还有那个线路能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