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ngxiangtan 发表于 2024-8-17 22:53:18

这是个高手,鉴定完毕

scu319hy 发表于 2024-8-17 23:51:35

jimtien 发表于 2024-8-17 22:41
PCB 导入立创eda(专业版)后,一切正常,就是元件位号不显示也无法选中,位号的定位十字能看到,有人知道 ...

导入后,只要焊盘,孔,走线,阻焊正常即可
位号显示不对是正常的,立创导入后有问题。和原理图的关联也有些问题
而且我也没画几个位号,位置不太够。

如果想省事,可以用KICAD导出gabber,上捷配打板。
把上下板拆成两个PCB,刚好一个月两张免费卷。也不用回来自己锯开了。
立创上的免费卷用来做测试板;P

如果你打算制作B版本,请注意干簧管安装方式。

这里的位置很小,线圈的宽度只有7mm,干簧管是上下布局。
由于位置太小,信号回路的干簧管有一边无法使用通孔,所以我给它弄了个表贴焊盘

jimtien 发表于 2024-8-18 17:06:10

scu319hy 发表于 2024-8-17 23:51
导入后,只要焊盘,孔,走线,阻焊正常即可
位号显示不对是正常的,立创导入后有问题。和原理图的关联也 ...

多谢楼主指点!干簧管继电器的安装方式,我也猜到了:lol ,先解决它再说

scu319hy 发表于 2024-8-18 20:27:03

本帖最后由 scu319hy 于 2024-8-18 20:28 编辑

做了个隔离测量附件的验证原型,如下:

对测量精度有影响,但在适当的档位和测试频率下,精度还是非常高的
清零后测量1K的校准件,引入的误差小于0.1%

测量10nF的校准件,误差可忽略

测量10mΩ电阻,跳动大,但误差并不大(这个电阻精度不高,原本就是10.2mΩ的样子)。
但小于0.1Ω时必须要用10KHz测试,否则无法测量。

大概测试了一下,在阻抗100mΩ~10KΩ之间的测量精度都很高
因为漏电太大,测量100KΩ电阻时,误差有约5%,1MΩ有约20%的误差

为提高小电阻的测量稳定性,可以在测量电路中串一个0.1Ω的小电阻,
这样一来,不会因为测量电平太低而导致读数跳动。
通过短路清零也可以把这个电阻从结果中减掉,不影响读数
这样就可以测量1mΩ以下的电阻,只是有效位数要减少一位

通过这个附件可以实现在线测量,也可以直接用来测量电池的内阻,还可以用来手动增加偏压
理论上,任何LCR都可以通过这个附件实现隔离测量
原理图如下:

MT4S301 发表于 2024-8-18 20:41:06

scu319hy 发表于 2024-8-18 20:27
做了个隔离测量附件的验证原型,如下:

对测量精度有影响,但在适当的档位和测试频率下,精度还是非常高 ...

太厉害啦,这样就可以测变容管、晶体管结电容了

scu319hy 发表于 2024-8-18 21:20:00

MT4S301 发表于 2024-8-18 20:41
太厉害啦,这样就可以测变容管、晶体管结电容了

我弄的这个LCR本身只有0v, 0.5v, 1v三档偏压
测量不了需要大偏压的器件
也没法做连续变化变压的测量
通过这个隔离附件就可以手工添加合适的偏压来测量
但这个附件本身对相位有比较大的影响
主参数影响不大,但小电容的损耗完全没法看了

家有开心果 发表于 2024-8-19 13:11:18

scu319hy 发表于 2024-8-18 20:27
做了个隔离测量附件的验证原型,如下:

对测量精度有影响,但在适当的档位和测试频率下,精度还是非常高 ...

这个思路很实用,安全性也提高了。用途也多了。不错,楼主多试验,给大家提供更多的思路。

aygcmy 发表于 2024-8-20 08:08:17

楼主厉害,想跟着楼主做一台,LCR表还是很有用途的

scu319hy 发表于 2024-8-21 10:32:21

aygcmy 发表于 2024-8-20 08:08
楼主厉害,想跟着楼主做一台,LCR表还是很有用途的

感谢支持,欢迎仿制。
有问题可以发出来,我会不定时的上线解答

jimtien 发表于 2024-8-23 21:34:43

开始慢慢地跟着楼主制作,成功复刻干簧管继电器,吸合电流几个mA,接触电阻50mΩ
成本忽略不计,要做7个,慢慢来:lol



scu319hy 发表于 2024-8-24 09:19:44

jimtien 发表于 2024-8-23 21:34
开始慢慢地跟着楼主制作,成功复刻干簧管继电器,吸合电流几个mA,接触电阻50mΩ
成本忽略不计,要做7个,慢 ...

看上去很不错,你的骨架是怎么做的?

nop 发表于 2024-8-24 10:08:46

scu319hy 发表于 2024-8-24 09:19
看上去很不错,你的骨架是怎么做的?

大佬,看下买哪种可以用。你那骨架哪里来的,用多粗的线大概绕多少圈?


那个lcd的线加个排针引出来,还有lcd的背光搞个调光,可以自己调亮度。

一元的 lcd 的触摸功能要不要加上:lol

要不要加个先放电,然后再测试,防止忘了放电,把带电的电容插进去把机子搞坏了


jimtien 发表于 2024-8-24 17:53:10

scu319hy 发表于 2024-8-24 09:19
看上去很不错,你的骨架是怎么做的?

没有3D打印机,线上打印成本又不划算,所以自己捣鼓了。两条干簧管套热缩管,然后两边用AB胶粘挡板。这样的做体积小,硬度还是可以的,干簧管坏了还可以抽出来换。

scu319hy 发表于 2024-8-24 22:48:13

nop 发表于 2024-8-24 10:08
大佬,看下买哪种可以用。你那骨架哪里来的,用多粗的线大概绕多少圈?




问题应该都不大,反正是一分价钱一分货。
我买过0.3元的铁脚和0.5元的国产金脚,明显金脚质量好得多。当然,便宜的也能用。
我的PCB是按2x14mm的尺寸设计的,只要长度不超过14mm的都可以用。
线圈骨架是用3D打印机打印的,手工也能做,就是比较麻烦。
因为尺寸比较小,材料要足够薄,否则线圈会绕不下(线圈太少,工作电流会比较大,发热会比较严重)。
我的线圈是用0.08mm的漆包线,大概18米一个线圈,电阻50~60欧的样子,工作电流15~20mA
圈数我没有记,我是截取好差不多长度的线,用电钻夹着骨架乱绕的。
理论上,用更细的线绕的圈数更多,工作电流会更小些,但绕起来很麻烦。

scu319hy 发表于 2024-8-24 22:51:01

jimtien 发表于 2024-8-24 17:53
没有3D打印机,线上打印成本又不划算,所以自己捣鼓了。两条干簧管套热缩管,然后两边用AB胶粘挡板。这样 ...

我开始也用过这个方案,但没你弄的好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查看完整版本: DIY简易LCR终于算是能用了,真不容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