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不留宿 发表于 2024-5-8 08:12:42

chnjyxz 发表于 2024-5-8 03:10
感谢,其实机器能出声,主要是想搞明白这个故障是何引起,连原理和状态都搞不好,更谈不上改造了

低频锗管穿透电流很大,热稳定性很差,做直偶放大器很不理想

撇微主 发表于 2024-5-8 08:31:44

chnjyxz 发表于 2024-5-8 03:06
7 8互换?8和9不是匹配的吗

笔误,应该是BG8、9互换!:dizzy: ;P

枫丹白露 发表于 2024-5-8 09:07:42

chnjyxz 发表于 2024-5-8 03:05
感谢楼上各位的指点!

目前我学习并总结了楼上的指点后,先观察本机的情况


简现在的三极管放大倍数普遍偏高,一般小功率的都可以上到300-400,更换三极管后,简单粗暴解决中点调节问题就是增大W2,比方用1M或者500K的电位器,这样就可以扩大三极管的选择范围,如果嫌反馈浅了,失真大,可以在W2和R14上并联RC网络调整反馈量。

冰岛 发表于 2024-5-8 12:08:29

检修和调整OTL功放,必须要知道每个元件的作用,否则无从下手。牡丹944收音机的功放电路中,R16、R17是调整BG6、BG7发射结正向偏置电压的,R16是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因此通常通过调整R17来调整BG6、BG7发射结正向偏置电压,进而调整BG6~BG9的静态集电极电流。R14、W2是调整BG5基极偏置电流的,改变W2阻值就可以调整BG5集电极电流,进而改变R15两端电压、BG5集电极电压以及BG6发射极电压——须注意的是,调整BG5集电极电压的同时,流过D4、R16、R17的电流也会发生改变,BG6~BG9的静态集电极电流也有变化。
一开始的故障现象是BG8、BG9发烫,那么应该先断电,焊开D4其中一个引脚,测量D4正向导通电压以及R16、R17并联阻值是否正常,如果测量结果正常,那么装回D4,短接R16、R17,若整机电流能降低到正常值以下(可能出现电流很小的情况),那么,优先考虑减小R17来调整整机静态电流。在元件参数固定不变的情况下,BG5集电极电流与电源电压成正比,R16、R17两端电压与BG5集电极电流成正比,而D4两端电压受BG5集电极电流影响小,因此,D4选用正向导通电压较高的二极管,R17阻值适当减小,可以减轻电池用旧之后因为BG6BG7发射结正向偏置电压变化导致的交越失真现象。解决功放管发烫问题,优先减小R17而不是D4更换导通电压更低的二极管。
在解决整机电流大的故障之后中点电位较低,调整W2无法使中点电位正常,须检查BG5放大倍数是否过大、BG7、BG9穿透电流是否过大。牡丹收音机BG5使用的3DG201放大倍数多在100以下,如果被更换成放大倍数几百的9014,那么,W2换成470k或者更大,可能把中点电位调整得合适。如果是BG7、BG9穿透电流偏大导致中点电位异常,那么就不应该通过调整R15或者W2使中点电位恢复正常,而是要更换掉穿透电流过大的三极管。所谓穿透电流,就是基极空置,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加上正向电压之后的电流,锗管穿透电流比较大,用在OTL功放的锗管须挑选穿透电流较小的,否则中点电位可能失控。如果BG7穿透电流较大,在没有可替换的三极管时,可以尝试在BG7基极和发射极之间接一只电阻,以减小BG7导通程度。

nahaotian 发表于 2024-5-8 13:36:55

本帖最后由 nahaotian 于 2024-5-8 13:46 编辑

关于这个电路,我想说一下我的看法,我说的不见得正确,还望各位老师多多指教

从OTL电路来看,BG4应该是前置放大,BG5应该是激励级,BG6-BG9应该是输出级。

从这个电路来看,BG6的发射极是3V,那么BG6的基极应该是3.7V,那么IC5(R15的电流)=(6-3.7)/(1000+8)≈2.3mA。楼主可以通过检查这个电流判断BG5是否正常。

BG9的发射极是3V,BG9的基极是3-0.7=2.3V,因此BG7的发射极电压也是2.3V,那么BG7的基极电压应该是2.3-0.7=1.6V。也就是说,从BG6基极和BG7基极之间的电压应该是0.7+1.4=2.1V,这个电压也是检查点之一。

如果BG5的IC不是2.3mA那么可以考虑更改R14和W2的范围。如果BG6基极和BG7基极之间的电压不是2.1V,那么考虑D4的压降是否正常,R16//R17的值是否正确,VD4+R16//R17*IC5=2.1V。

由于BG8的发射极是6V,那么BG8的基极是6-0.7=5.3V。因此流过R19的电流是0.7V/220≈3mA。也就是说BG6,BG7的电流应该3mA。

至于BG8和BG9的工作电流(IC8和IC9)我看有的资料上写静态电流在10mA左右就可以了。至于怎么计算,我不太熟悉还望各位老师给予指点。

北极兵 发表于 2024-5-8 13:40:59

本帖最后由 北极兵 于 2024-5-8 13:53 编辑

电路本身没有问题,末级功放管发热的原因是D4性能变差,结电压升高造成的,1N系列整流管结电压又偏低才导致末级电流调不上来,即使调R15为300欧姆,那BG5电流达到8mA显然超大,热敏电阻保护作用几乎丧失。所以D4选择合适的结电压管子,例如用硅管发射结或集电结代替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其它元件都不用动。

nahaotian 发表于 2024-5-8 13:51:13

北极兵 发表于 2024-5-8 13:40
电路本身没有问题,末级功放管发热的原因是D4性能变差,结电压升高造成的,1N系列整流管结电压又偏低才导致 ...

北极兵老师,您好:
      为什么调整调R13为300欧姆,BG5会达到8mA?

chnjyxz 发表于 2024-5-8 13:53:39

北极兵 发表于 2024-5-8 13:40
电路本身没有问题,末级功放管发热的原因是D4性能变差,结电压升高造成的,1N系列整流管结电压又偏低才导致 ...

感谢老师,主要是之前故障时,也是坛友教我可试着把d4换成1N400X,我更换后确实能出声。

我手上有同款机器的料板,是不是我拆2ck来换上就行?

chnjyxz 发表于 2024-5-8 13:58:07

感谢楼上各位的热心指导,我不再一一回复了

按我昨天的进展,增大68k的r14至300k时,此时中点电压在3V,断开电位器中点,也就是不播放底噪时,整机电流7-8ma,而当接上电位器,扬声器中出现收音噪音时,电流约为15ma以上

按理这时已经接近正常的范围,为了进一步验证各位的经验

晚上我打算首先

把之前替换2ck的in400x换回同款机上拆下的2ck,看看整机电流和中点是否准确

把bg8 9互换,看看电流是否有变化,来判断bg9的漏电流是否偏大

测量bg7的放大倍数,看看是否在合理范围内。但是bg7的漏电流单独测量该怎么测试?

北极兵 发表于 2024-5-8 14:00:07

本帖最后由 北极兵 于 2024-5-8 14:04 编辑

nahaotian 发表于 2024-5-8 13:51
北极兵老师,您好:
      为什么调整调R13为300欧姆,BG5会达到8mA?

不好意思打错数字了,是R15。已经改过来了。
换1N管子,结电压低太多,导致末级电流低,加上敏电阻R16又小,调小R15才能补偿结电后的减小量,这又导致BG5集电极电压低,.中点电压也随之降低。所以要选择D4合理的结电压,或加大扎上敏电阻R16(这个更不好找)。

北极兵 发表于 2024-5-8 14:02:01

本帖最后由 北极兵 于 2024-5-8 14:09 编辑

chnjyxz 发表于 2024-5-8 13:53
感谢老师,主要是之前故障时,也是坛友教我可试着把d4换成1N400X,我更换后确实能出声。

我手上有同款 ...

对,一换解千愁。
代换元件要考虑其在电路中发挥作用的参数,越接近原来的越好。OTL电路是一个整体,各元件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改变一个参数影响全身。

北极兵 发表于 2024-5-8 14:03:06

chnjyxz 发表于 2024-5-8 13:58
感谢楼上各位的热心指导,我不再一一回复了

按我昨天的进展,增大68k的r14至300k时,此时中点电压在3V, ...

断开BG7集电极,串电流表就可以测漏电流了。

枫丹白露 发表于 2024-5-8 14:55:46

nahaotian 发表于 2024-5-8 13:51
北极兵老师,您好:
      为什么调整调R13为300欧姆,BG5会达到8mA?

中点电压3V,电源电压6V,那R13压降3-0.7=2.3V,电流就是8mA左右

chnjyxz 发表于 2024-5-9 01:53:18

破案了,原来是bg6损坏了

晚上实在不甘,把bg 5 6 7 8 9全部用替换法下来测试,最终发现bg6损坏:Q

suresoft 发表于 2024-5-9 08:04:36

和我预想的不一样:Q,怎么坏了?是漏电太大?还是断路?还是放大倍数太小了?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继续死磕otl,这个电流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