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1234
发表于 2025-1-21 22:12:32
本帖最后由 老兵1234 于 2025-1-21 22:18 编辑
我年轻搞一些技术革新,电感元件大多是自己绕制。无论是电源变压器,还是滤波电感,都是自己制作。高频元件的骨架一般用尼龙棒做基材,交修理所的车工按照图纸车制,然后用银丝绕制。
也绕过中周变压器,一般是按照TTF系列的规格参数仿制。465KHz的中频,槽路电容选择200p、510p或1000p,有大量成熟的电路可借鉴。绕好后用电桥测一下参数,因为磁芯和磁帽参数离散性比较大,都会有一些误差,只要能够调出所需的电感量,差不多就行了。实在偏差过大,再适当地增减一下初、次级的圈数。
那时候没有数字电桥,用的是电子管的平衡电桥。测量时需带上耳机,将差拍叫声调从高频调到低频,直到听不到,再从度盘上读出数据。
不要过于纠结Q值。收音机的中频放大器必须保证一定的带宽,一般要求是10KHz。Q值太高了,往往会影响通带变窄,会影响收音机的音质。有时为了降低Q值,甚至会在初级侧并联一个几百K的电阻。军用或专业接收机则另当别论。它为了提高选择性,增强机器抗干扰的能力,窄带模式的中频带宽仅仅有1——1.5KHz。
changwanren
发表于 2025-1-22 06:10:40
本帖最后由 changwanren 于 2025-1-22 06:17 编辑
老兵1234 发表于 2025-1-21 22:12
我年轻搞一些技术革新,电感元件大多是自己绕制。无论是电源变压器,还是滤波电感,都是自己制作。高频元件 ...
咱俩的认识有偏差,我的认识是空载Q值越高越好,只是太高的我们做不出来,收音机的通频带决定于有载Q值,哪怕是三级单调谐,遇到有载Q值高的,只要不自激,可以调成参差调谐,使通频带和矩形系数都有很大的改善,既能增大选择性,又能拓宽通频带。
清风碧雪
发表于 2025-1-22 11:13:35
飞乐音 发表于 2023-12-30 14:57
中周和中波振荡线圈可以用同样的磁芯磁帽吧
我也有同样的疑问呢!买到的中周骨架商家并不分清楚这些。
SZM
发表于 2025-1-23 16:05:42
中周引脚排列顺序是怎么排的?哪个是1脚?是顺时针排还是逆时针排列?
changwanren
发表于 2025-1-23 16:24:34
SZM 发表于 2025-1-23 16:05
中周引脚排列顺序是怎么排的?哪个是1脚?是顺时针排还是逆时针排列?
自绕中周,管脚按着自己的PCB图设计绕制,顺指针还是逆时针无所谓,先绕次级,挨着次级的起始头为连接三极管的,抽头接电源,最后收尾是连接配振电容的。
SZM
发表于 2025-1-23 19:55:48
changwanren 发表于 2025-1-23 16:24
自绕中周,管脚按着自己的PCB图设计绕制,顺指针还是逆时针无所谓,先绕次级,挨着次级的起始头为连接三 ...
这随意性也太大了吧,也没有个国标?
changwanren
发表于 2025-1-24 06:40:16
SZM 发表于 2025-1-23 19:55
这随意性也太大了吧,也没有个国标?
自绕中周不遵守国标,只有自标,那个引脚是1,自行规定。;P
关于商品中周的管教定义,看看下面的资料。
至于是顶视还是底视,我从不关心,使用时测量一下初级线圈的抽头对另外两脚的电阻,阻值小于那组匝数少,应连接三极管集电极,至于次级的连接,三极管应该连接首还是尾,没有什么影响。若PCB设计不当,形成环路正反馈自激,可以将某个中周次级引脚调换一下,看看自激能否消除。
vision69
发表于 2025-2-6 11:26:58
好帖!就是看不明白,慢慢看吧。;P
aihao
发表于 2025-2-6 16:17:24
用场管是不是简单些?
chuxp1
发表于 2025-2-7 20:20:31
绕过TTF中放中周。那时别说Q值,就是电感电容都没法测量,业余器材性能又差,所以习惯了,中周外壳总是最后才焊上。就是因为有时磁帽调到一头了,还没找到声音最大的地方,常常需要把槽路线圈增加或减少几圈。
天天笑1956
发表于 2025-2-9 18:50:48
“担心手绕时刮坏漆包线绝缘漆,可以将手接触漆包线的部分用胶粘站上在绕制。”老师用的是什么胶?是将胶蘸在手上吗?
前不久还在想,不再去折腾中周这精细物件,买来用方便。哪知前些日子买的收音机套件中,一个中周内部断了线,商家也说没有。中周上的型号也看不清楚。看了老师的帖子,打算再次尝试50年前没成功过的绕制中周。
changwanren
发表于 2025-2-9 19:17:39
本帖最后由 changwanren 于 2025-2-9 19:21 编辑
天天笑1956 发表于 2025-2-9 18:50
“担心手绕时刮坏漆包线绝缘漆,可以将手接触漆包线的部分用胶粘站上在绕制。”老师用的是什么胶?是将胶蘸 ...
现在的漆包线都是高强绝缘漆包线,没有坚硬的东西刮碰是不会掉漆的,所以不必担心手会把绝缘漆碰掉。绕制中周可购买高温自熔绝缘漆包线,与中周管脚链接时,不用把绝缘漆去掉,可以带漆焊接。
若手指觉得过于粗超,可用非常薄的透明不干胶给手指沾上一层。
超级夜猫子
发表于 2025-2-9 20:36:46
天天笑1956 发表于 2025-2-9 18:50
“担心手绕时刮坏漆包线绝缘漆,可以将手接触漆包线的部分用胶粘站上在绕制。”老师用的是什么胶?是将胶蘸 ...
现在的漆包线绕线圈,至少我没遇见绝缘强度不够匝间短路的,也就是说绝缘强度够用(电子管功放输出变压器稍有疑惑,我没绕过,但应该没问题)。焊接温度350度以上可以直焊,层主试试呗。
天天笑1956
发表于 2025-2-9 21:30:10
changwanren 发表于 2025-2-9 19:17
现在的漆包线都是高强绝缘漆包线,没有坚硬的东西刮碰是不会掉漆的,所以不必担心手会把绝缘漆碰 ...
谢谢。以前绕这个就是因为漆包线太娇嫩了,常掉漆还常断
asd0109
发表于 2025-2-9 21:32:25
真的非常棒!而且连计算软件都分享出来了,这种共享精神值得钦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