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ngwanren 发表于 2023-12-31 15:24:46

WMC8864 发表于 2023-12-31 14:51
看产品中周引线在其插针上的圈数又少焊锡又薄,我自制的焊锡就较厚,各位老师有什么好的经验,清赐教一二。

    我使用的自绕中周的漆包线与中周引脚的的连接处不用特意处理掉绝缘漆,用小功率的尖头电烙铁就能焊接,小心点焊接不会造成引脚焊锡堆积,若是堆积了,可以使用将中周从PCB板拆下来的类似于注射针头的工具,将中周管脚用电烙铁将焊锡融化后,插入“注射针头”,堆积的焊锡就处理掉了。

changwanren 发表于 2023-12-31 15:27:55

本帖最后由 changwanren 于 2023-12-31 15:35 编辑

90不留宿 发表于 2023-12-31 14:39
既然做了,建议做TTF-4系列,

   自绕中周不等于自制中周,TTF-4中周框架套件网上不好买,成品TTF-4中周是稀有品,很贵。

上海的早晨 发表于 2023-12-31 15:43:36

WMC8864 发表于 2023-12-31 14:51
看产品中周引线在其插针上的圈数又少焊锡又薄,我自制的焊锡就较厚,各位老师有什么好的经验,清赐教一二。

以前都是按厂家的参数绕制,上海无线电二十八厂生产中周都是浸锡的。

期货交易员 发表于 2023-12-31 16:09:17

请教楼主老师一个问题。谢谢。
如果查中周数据要用0.08的线,但手上只有0.07的线,还是按中周数据的匝数自制可以吗?这点误差应该可以通过磁帽来调整吧?

a_fu 发表于 2023-12-31 16:16:34

常老师,一直很敬佩你。有个问题想请教一下,我也喜欢自绕中周,由于购买的磁芯磁帽有大小,导磁率也不一致,在试绕一定圈数后反算所用电感量的总匝数后,抽头位置怎么确定?我是按成品中周抽头的两组线圈匝数的比例来重新计算新绕线圈的匝数比。举个例子(为了容易说明,取整数),比如成品中周总匝数150匝,抽头在50匝,即两组线圈为100:50=2:1,新磁芯绕120匝与成品150匝同电感量,两组线圈80:40=2:1,即40匝处抽头,这样计算对不对?烦请解惑,谢谢!

WMC8864 发表于 2023-12-31 16:21:12

changwanren 发表于 2023-12-31 15:24
我使用的自绕中周的漆包线与中周引脚的的连接处不用特意处理掉绝缘漆,用小功率的尖头电烙铁就能焊接 ...

好经验!谢谢常老师!

tyty54 发表于 2023-12-31 22:41:44

期货交易员 发表于 2023-12-31 16:09
请教楼主老师一个问题。谢谢。
如果查中周数据要用0.08的线,但手上只有0.07的线,还是按中周数据的匝数自 ...

用0.07的线绕制没有任何问题!绕制方法和圈数都无需变化。

tyty54 发表于 2023-12-31 22:52:32

changwanren 发表于 2023-12-31 15:24
我使用的自绕中周的漆包线与中周引脚的的连接处不用特意处理掉绝缘漆,用小功率的尖头电烙铁就能焊接 ...

没有那么复杂,引脚焊锡堆积,只要先点上点优质的助焊剂,用温度稍高(约280致320度)的电烙铁头轻轻一点焊锡处,堆积的焊锡立刻就吸收到烙铁头上了,而且引脚光亮整齐!

szzq 发表于 2024-1-1 06:15:06

谢谢老师的分享:handshake

changwanren 发表于 2024-1-1 07:55:55

a_fu 发表于 2023-12-31 16:16
常老师,一直很敬佩你。有个问题想请教一下,我也喜欢自绕中周,由于购买的磁芯磁帽有大小,导磁率也不一致 ...

   自绕的中周与成品中周参数不同,导致总匝数不同,按着成品中周的匝数比求出新的抽头匝数,确实保证了跟成品中周一样的匹配关系。
   我的认识是这样的:中周匝数比是根据中周的空载Q值,有载Q值,三极管的输出阻抗,输入阻抗计算出来的,在每个具体的中放电路中,这些参数是不会都一样的,是有较大的变化范围,所以最佳的匝数比也不会一样。也是有一个较大的范围变化。如果不去测量这些参数,不求“最佳”,只求较好,匝数比不调出较好的范围足以。即使你严格的按成品中周的匝数比算出新的抽头匝数,也大概率的不是“最佳”,所以你没更改抽头匝数,只要没超越较好的范围,从感觉上不会觉得有差异,影响收音机的灵敏度的因素很多,这项差一点,可能通过其他参数补救回来。

changwanren 发表于 2024-1-1 07:59:14

期货交易员 发表于 2023-12-31 16:09
请教楼主老师一个问题。谢谢。
如果查中周数据要用0.08的线,但手上只有0.07的线,还是按中周数据的匝数自 ...

采用0.07或0.08漆包线绕中周在电感以匝数的关系上不会有多大差异,匝数一致是完全可以的。

jinyudz 发表于 2024-1-1 10:42:29

刚学习收音机组装时候自己绕过,现在都不知道去仔细计算。

期货交易员 发表于 2024-1-1 13:45:07

changwanren 发表于 2024-1-1 07:55
自绕的中周与成品中周参数不同,导致总匝数不同,按着成品中周的匝数比求出新的抽头匝数,确实保证 ...

请教老师,如果把两个中周的初级串联起来(具体匝数重新计算),次级也串联起来,分别调整两个中周磁帽。这样的组合是不是相当于可以调整初级线圈匝数比的单个中周?

WMC8864 发表于 2024-1-1 14:10:55

tyty54 发表于 2023-12-31 22:52
没有那么复杂,引脚焊锡堆积,只要先点上点优质的助焊剂,用温度稍高(约280致320度)的电烙铁头轻轻一点焊 ...

这个办法好,我买点助焊剂试试。谢谢!

changwanren 发表于 2024-1-1 14:20:02

期货交易员 发表于 2024-1-1 13:45
请教老师,如果把两个中周的初级串联起来(具体匝数重新计算),次级也串联起来,分别调整两个中周磁帽。 ...

   我是这样认为的:中周初次级的阻抗变换必须绕在同一个磁芯上,且漏感非常小的条件下的强耦合,才满足我们的匝数比的平方等于阻抗比。两中周串联其中一个中周电感的改变,不会影响另一个中周的阻抗变换比,因为两中周的磁路是各自闭合的。
   两中周串联,相互耦合可以忽略不计,总电感是相加关系,配同一个谐振电容,若两中周参数相同,每个中周的电感是单个中周的一半,串联起来用,阻抗变换比的效果是一样的,使用两中周串联,每个中周的匝数是单中周的匝数除以1.414(根号2),匝数减少,可以加大线圈导线的直径,会使空载Q值增大。
页: 1 2 [3] 4 5 6 7
查看完整版本: 闲谈中周与自我绕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