茹祥臣
发表于 2023-8-14 08:46:58
中山老曹 发表于 2023-8-14 07:51
不明白为什么会有3夹3这样的绕法,不应该初级包住次级,或者次级包住初级漏感最小吗?
次级细线绕再并联是 ...
你说的对,牛,确实要先做出指标来,然后再考虑听感。
特别是厂家做出的成品牛,标准必须定下来,产品质量才可以稳定。然后才是逐步改进。
茹祥臣
发表于 2023-8-14 09:01:47
小小超人胆 发表于 2023-8-14 08:25
上的两个输出方波图,方波差的是商品机拆下来的,小的是自绕的,一个是次级串绕一个是并绕。
信号发生 ...
你做的牛应该很多,经验一定比较丰富。一般自己DIY的,仅自己使用的,很难从众多的绕法中发现规律。特别是通过理论,能逐步改进,才更难能可贵。
昨天看了一些关于电桥和谐波的文章,我在想,初级通过线圈和铁芯,将感应电动势感应给次级的同时,由于初级和次级之间,存在分布电容和漏感,并且初级和次级都存在电阻,肯定在输出牛内部有另一个回路。漏感,会不会影响低频的感应,分布电容,会不会影响高频响应。
不仅通过铁心感应,更是通过线圈感应,在不同的频率下,感应的方式不同或同时起作用。
谐波,共振,在这个过程中产生,如何避免或避开听感区域。(比如,红灯收音机输出牛并接的电容)
可惜,自己没有学过电工学理论,对过深的理论实在没有涉及。
小小超人胆
发表于 2023-8-14 09:57:55
上1秒
发表于 2023-8-14 11:47:47
绕输出牛,裸测意义不大,因为气隙、线阻会影响低频,电路也会导致高频衰减,牛的线阻也会导致输出功率降低。裸测只能做基础参考,想裸测必须结合初、次级线阻、圈数和气隙,振铃(谐振点)进行分析才具有参考价值。
绕输出牛直接上电路测试才有意义,在保证电路频响、相移都正常的情况下,有环路负反馈的断开环路负反馈的情况下,测试输出牛的方波:测试20HZ,50HZ,100HZ,500HZ,1KHZ,5KHZ,10KHZ,15KHZ,20KHZ,
接着用正弦波测试低频最大不失真功率(这点非常重要),低频20HZ输出正弦波最大不失真功率是多少?30HZ,50HZ是多少?1KHZ是多少?10KHZ是多少?20KHZ是多少?
接着测试频响,以低频20HZ输出正弦波最大不失真功率为基调,逐级每个频点往上测试到20KHZ的频响,(顺便继续往上测找出振铃点、谐振点的高峰和低谷)。测试频响有很多方法,尽量以接近该电子管的最大输出功率去测,很多人喜欢以1w的功率去测试频响衡量指标没有任何的意义,除非该机子电子管输出最大功率只有1W多点。测试频响也可以用RMAA进行参考对比,都是业余爱好非常好的测试方法。
接着测相移,从方波的角度看,低频、高频方波还原度越高,相移越小;从正弦波的角度看,测试输入和输出正弦波两个通道对比(具体就不说了)。相移越小越好,越利于后期加环路负反馈,对音质影响越小,(但适当的相位失真,可能会带来不一样的所谓“胆味”)。
适当的失真,更有利于听感,这也是胆味的由来之一,胆机不必追求高保真,有人为了追求低失真、高指标,不明白电子管和晶体管的区别之处,给胆机加了很深的负反馈,只能适得其反。
这以上是我对胆机学习的经验,有不对的地方多多指教!
茹祥臣
发表于 2023-8-14 17:59:11
上1秒 发表于 2023-8-14 11:47
绕输出牛,裸测意义不大,因为气隙、线阻会影响低频,电路也会导致高频衰减,牛的线阻也会导致输出功率降低 ...
指教,实在谈不上。你这段话,营养确实不少,需要一段时间吸收。刚才下载了RMAA,正在研究,在隔壁论坛看了一部分教程。目前缺少插头,笔记本只有耳机插孔和麦克风插孔,线路输入,晚上看一下家里的一体机有没有。
这两天先按你说的用正弦波测一下不同频率下的不失真功率。用方波测相移,按我的理解,一路信号直接给示波器的一个通道,另一路测试输出变压器,次级接示波器另一通道,不知道这样测对不对。
我的信号发生器有一路有问题,下午拆开看一下,输出是两个继电器,还没有头绪。如果一定要用上面方法测试,其中一路在2K频率下的变形基本看不到,只是两个幅度不一样。勉强可以试试。
茹祥臣
发表于 2023-8-14 18:07:16
小小超人胆 发表于 2023-8-14 09:57
输出变压器的磁电理论太复杂,各有各的说法,真的看不懂,没必要搞的这么清楚,就是搞清楚,做不出合格 ...
说的很好,明白了低频与高频与什么有关。
手头有4个5K牛,基本上除了乱绕的,其他都有振铃出现,我倒不是完全纠结这个振铃,起码知道与每层垫纸,S或Z绕制有关。
另外,几个输出牛,EI57和EI66的初级匝数基本都在3600匝,按照计算结果,初级电感应该在20H以上,昨天看一般的电感表,仪表测量的频率是100多Hz,几个测出来的电感最大的才16H,是不是与使用的电感表有关?用电桥倒是可以并联或串联测试电感,并且可以按不同频率测试,可惜手头没有电桥。
茹祥臣
发表于 2023-8-14 21:32:46
上1秒 发表于 2023-8-14 11:47
绕输出牛,裸测意义不大,因为气隙、线阻会影响低频,电路也会导致高频衰减,牛的线阻也会导致输出功率降低 ...
有几点疑问,你说的满功率测试。我理解的是P=(U*U)/R,我的是6P1单端,用的电压是250伏,功率应该在2.5W左右吧。我接音箱测试8欧端电压,最大波动是2格,每格1伏,应该是2伏吧。之后用信号发生器给6P1的7脚信号,8欧端接的8欧电阻,使输出端输出信号幅度在4格,这样算下来,是2瓦,不知道这样算对不对。
正弦波拍图片之前,还真测出问题了,音箱在70~80Hz时,基本听不到声音(这应该是音箱的问题,另议)。可能耳朵或年龄原因,也可能是音箱原因,能听到的声音最低在35Hz,最高在13K,在这个区间之外,听不到。
正弦波和方波,都存在移相,方波整个就是反的,正弦波滞后。
无论正弦波还是方波都有衰减,即以1K Hz为基准频率,调节蓝色基准探头与被测黄色探头,在同一幅度,当正弦波低于50Hz时,开始衰减,频率越低衰减越严重。高频15K Hz已经发现衰减了,频率越高,衰减越严重。方波5K以上开始变形,10K以上越高越严重,同样低频段500开始变形,越低变形越严重。
不知道,我这样测试,与你表达的有多大出入。
频响曲线测试,再等几天吧,准备一下。
茹祥臣
发表于 2023-8-14 21:35:33
接上一楼,这是方波测试,蓝色为基准信号,黄色为测试信号。
上1秒
发表于 2023-8-14 23:48:30
两个通道是反向的,这样测试看起来怪怪的,测试完后把另一个通道调一下反向,对齐着看比较舒服点。
机子做得很好,整体来说已经很不错了。
要说嘛,我认为高低频相位失真稍微大,不利于加环路负反馈,加多了声音会朦,可能不加负反馈声音更清晰、更纯。
测试最大不失真功率,有些数字万能表就能直接读取有效值,比看示波器数格子准确。2W的胆机,差不多就是这样了,功率上不去,多好的低频也表现不出来,除非你用耳机听。要我说嘛,低频到达30HZ能有1W最大正弦波不失真功率就已经很不错了,我看这牛没问题,基本可以进行下一步调试了,调试工作点,找到自己更喜欢的那个味道。
茹祥臣
发表于 2023-8-15 05:08:49
上1秒 发表于 2023-8-14 23:48
两个通道是反向的,这样测试看起来怪怪的,测试完后把另一个通道调一下反向,对齐着看比较舒服点。
机子 ...
太感谢了,低频有点弱,应该是和初级电感量有关。这两个牛,用电感表测量,最大将近16H。下一步想办法测一下频率响应。
小小超人胆
发表于 2023-8-15 06:10:08
茹祥臣
发表于 2023-8-15 12:08:45
小小超人胆 发表于 2023-8-15 06:10
如果测量正确6P1单端8欧负载输出只有2W,功率也太低了,没发挥出6P1的水平。
看示波器格子估不准, ...
我又重新看你绕牛的图片,10K和20K几乎没什么差别,看体积,应该是EI96*50的输出牛吧,漏感还这么小,只能羡慕和嫉妒了。
这是昨天晚上测试的EI76*45输出牛,也是5K的,波形确实一般。不知道你的输出牛大概什么参数可以做到这么小的漏感,次级又是几根并绕的。我看其他人有用6根并绕的,这也太多了吧。
下面是前段时间绕的EI76*54输出牛,这个有振铃,不知道是不是和初级Z型绕制,层层垫纸有关,乱绕的话,振铃确实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