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超人胆 发表于 2023-8-11 06:44:11

茹祥臣 发表于 2023-8-11 09:16:12

小小超人胆 发表于 2023-8-10 15:20
76X54铁芯叠厚太厚了,效果不一定好特别是高频,一般35一38厚差不多了。

“次级用裸0·25线,九线并,按載面积和3A载流量算相当于一根0·77线,是不是小了一点。
垫纸0·05或0·03电感可上到20H。

76X54铁芯叠厚太厚了,效果不一定好特别是高频,一般35一38厚差不多了。”

当时考虑使用0.25,主要是可以每段绕3层,不踏边,使用其他线径绕,匝数能对上,但是要么一层匝数不够,两次绕不满。这个是给6P3P用的,初级用0.21的线,这两种组合起来,刚好绕满,不浪费空间,也刚好绕下。理论上来说,这么多层次级并联,是有微压差的,并联以后内部会有电流。

这个输出变压器,上电路测过,主要是有振铃,并且比较明显,波形不好看,这两天测试一下上图。试听也确实没有没有这个EI57好听,这个准备重新绕制呢。

网上又买了一对EI57输出牛,图片在下面,不知道有没有卖家说的这么好。

茹祥臣 发表于 2023-8-12 20:11:57

前天又买了一对EI57*25的5K输出变压器,回来测试了一下。卖家的测试图片是没有接入电路,初级给的信号,次级用示波器采样。

这对输出变压器初级直流电阻340欧,初级电感量12.3H,漏感52mH,从500Hz开始可以看到振铃,频率越高越明显。

看来想绕制一个靠谱的输出变压器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小小超人胆 发表于 2023-8-12 21:52:47

小小超人胆 发表于 2023-8-13 07:47:30

ssffzz1 发表于 2023-8-13 11:09:21

茹祥臣 发表于 2023-8-12 20:11
前天又买了一对EI57*25的5K输出变压器,回来测试了一下。卖家的测试图片是没有接入电路,初级给的信号,次 ...

漏感52mH,道理上来说是不行的。

1、你测量方法是,这个和测量方法有关系。譬如如何短路次级,频率,电压等等。

2、还是看看实际波形。这个漏感和用的仪表啥的也有关系。

小小超人胆 发表于 2023-8-13 11:46:02

茹祥臣 发表于 2023-8-13 18:41:59

ssffzz1 发表于 2023-8-13 11:09
漏感52mH,道理上来说是不行的。

1、你测量方法是,这个和测量方法有关系。譬如如何短路次级,频率 ...

漏感是短路次级,直接用电感表测量初级电感量测出来的。漏感正好没拍。

茹祥臣 发表于 2023-8-13 19:02:53

本帖最后由 茹祥臣 于 2023-8-13 19:59 编辑

小小超人胆 发表于 2023-8-13 11:46
你这对57X25的5K输出变压器为什么漏感这么大,是绕法的关系,主要是次级是串联绕法接法所以漏感大,这铁 ...

上面图片,铝合金密封的就是买的输出牛。绕法和铁芯完全看不到,很可能是你说的绕法原因。价格不足百元,卖家利润确实也不大,不能要求太高。不过,我觉得还是绕法的原因大。1楼的测试图片,这样的绕法非常简单,次级3层,夹初级两层,次级平绕,我的是160匝,初级应该是3000多匝,初级乱绕,虽然是乱绕,基本上也遵循S型绕法。初级和次级之间垫了一层复印纸,次级3段之间并联。

因为这个输出牛是疫情刚开始那年的春节期间绕制的,具体数据实在想不起来了,前段时间初级和次级短路,拆开了最外层的一个次级和一个初级,重新绕了一个初级,1200多匝,次级160匝。

粗略计算,初级3750匝,次级是160匝。这个是另一个软件计算的,仅供参考。

但是拆的时候第二个初级确实是1200多匝。

想起来了,很大可能是次3夹初3,因为拆的时候最内层的初级没看到,以为是次3夹初2。这样匝数就对上了,初级每段1200匝,3段串联,次级每段160匝,3段并联。

小小超人胆 发表于 2023-8-13 21:06:25

茹祥臣 发表于 2023-8-13 22:22:14

本帖最后由 茹祥臣 于 2023-8-13 22:53 编辑

小小超人胆 发表于 2023-8-13 21:06
给你参考一下两个输出牛,一个是次级串绕串接的高频方波和漏感。另一个是次级並绕並接的高频方波和漏感 ...

你这个太有参考意义了,这个是绕的推挽吗?不管是推挽还是单端,可以确定并绕的漏感肯定小于串联。

我看你在串的有电阻,这个是次级的8欧或4欧电阻吧,你初级的信号怎么给的?模拟的管子内阻给的固定直流和信号发生器混合信号吗?

一般的信号发生器应该最多十几,二十多付伏吧,这样并不会损坏信号发生器或信号发生器驱动力不够吗?

另外,你次级并联,是相同线径并,还是粗细不同线径并。初级串联,一般怎么串?

与下面图片的结构有多大区别?

茹祥臣 发表于 2023-8-14 00:48:12

管中窥豹,输出牛的理论和实践确实高深。

“方波根本无所谓”

“方波能看出频率响应,没有振铃不一定听感好。。。。。。”

“振铃与漏感和分布电容有关,与层间绝缘和段间绝缘材料也有关,乱绕也是一种绕法”

http://bbs.hifidiy.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46890&extra=&page=1

中山老曹 发表于 2023-8-14 07:51:34

不明白为什么会有3夹3这样的绕法,不应该初级包住次级,或者次级包住初级漏感最小吗?
次级细线绕再并联是最划算的绕法,牛,要先做出指标来,再考虑听感。
你测试的时候用楼上这个图要更合理一点。

小小超人胆 发表于 2023-8-14 08:00:53

小小超人胆 发表于 2023-8-14 08:25:36

页: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大家看一下这个5K输出变压器的波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