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8-7-10 15:38:14
|
显示全部楼层
怕不是误认为我的大脑是空的,没有去国外网站看过这些。。。
对于早期的木板收音机和木箱那种结构的收音机在有一个时期是相当的喜欢的,甚至尝试制作,但是问题在于这一类元件如今不好淘换不说,而且比较难搞的是老电子管也没有,当然喽,那个热情就此消散了。
后来买了电子管收音机的线圈和中频变压器,想要自己搞一搞超外差收音机,开始选择是电池式四灯电路,至于收音机也是按照比较古典的造型和摆位制作的,问题是古典是古典,有两个不便,一个是收音机没有外壳,再一个是总用电池,1号电池和6F22也不便宜,成本倒逼我得改变,得想办法做出来代用品,开始想的是代乙电,用一个手头的变压器,一组是6V输出,一组36V输出,这样一组采用倍压整流,一组整流后稳压,供灯丝。但是后来很不幸的发现有些时候收音机充满了滋滋啦啦的声音,但是通过观察用电池就没事儿,怎么办?买了网上的DC升降压模块还是无法解决问题。那就倒逼我自己得想办法,只能借助晶体管和变压器解决这个问题,这才促使我粗略的学习了晶体管电路知识和必要的运放的知识。经过不断的改进出了堪用的电源。
原先的逆变电源也都是用的老式金封晶体管,体积大的很,做在一块电路板上。
促使我做出便携机的原因源于两句话,第一是我爸说你做的收音机得有个外壳才像样子,第二句源于我媳妇说她喜欢透明的亮晶晶的东西,启发了我的设计思路,才做出了透明外壳的便携机。当然了,把电子管收音机做到可以随时用手拿着听那是我自己技术上的追求,长期的改进才有了现在的结果,其过程相当漫长。
最后说说外差机的问题,所谓外差机就是用一个额外的频率或者收音机系统外的外部频率产生差频的机器,这和最早的电报差拍器应该说还是有一定区别,为啥叫超外差,因为这个词是个舶来品,英文里有super,中文翻译当然也是超级外差机,说白了就是带有中频放大器的外差机。heterodyne是外差,带有中频放大器的就成了超级外差机。这有什么好讨论的,我们现在用的超外差收音机,其外差原理来说是比较复杂的新手往往不好理解,首先是外差机的混频器是乘法器,可以用乘法器也就是三角函数来进行计算。归根结底,在变频管里究竟发生了什么?其实一个简单的1A2电子管里发生了复杂的变化,首先是在三极管部分产生了像再生式收音机那样的振荡,过量的反馈让三极管部分产生了正弦波,锐截止的第一栅极控制着整个管电流的变化,因此电子管的跨导跟随管电流发生变化,此时第三栅极输入的外来信号的放大倍率随跨导进行周期性变化,也就是说此时1A2是一个调制放大器,外来信号被本振信号调制,第四个阶段是,屏极部分利用非线性产生检波作用,将调制放大后的半周包络取出,这也就是中频,由于外来信号还随着音频强弱变化,因此中频随着音频强弱变化,存在音频包络。如果我不搞清楚内部的根本原理一般是不会发表些意见的,因为很可能给别人带偏了。
至于电子管机器用什么中周的问题,当然是都可以应用,没必要非得适配那种古典的造型,可能年龄大的人觉得比较协调因为大家从小就是这么看的,但是作为年轻一代来说知悉那些历史上的设备即可,实际上老收音机我手里一台都没有,我比较爱好用今天的东西做一些限于当时技术条件做不出来的事情。至于自制电容电感会不会计算和能不能计算是两码事,你会计算你也不能计算,因为中周套件不同批次导磁率都有差距,电容也无需自制了,因此现在知悉计算公式和原理即可,无需深究怎么制作,尤其是电感,磁芯电感较空心电感有明显优势,因此肯定是磁芯为主。所以说也只能写一写帖子指导一下大概的原理问题,深入计算太过复杂,不符合普通爱好者的实际。而且我本人是大学学习的法律,我们是不开设高等数学的,在进行许多精确分析的时候看复杂的公式也有难度,我基本上是基于《业余电子管收音机》《晶体管收音机原理和高保真放大器》等几本书的内容讲一讲,再过复杂的分析起来就十分困难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