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6-6-14 17:20: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atexles 于 2016-6-14 18:00 编辑
yngz 发表于 2016-6-14 11:32 
这篇文章解释了为什么在较高频率的电路中不适宜采用改变三极管工作点的方法来进行AGC的原因。
三极管工作点 ...
高放回路Q低,带宽大,所以对结电容变化的宽容度很大。而455要灵敏的多,改变百分之一的结电容,就几乎影响4.55KHz的带宽。所以PIN管在这方面,对于中频也是有益的。
结电容还不是重点,非线性的影响是最关键,对于高频和中频都很重要。 比如仅仅考虑三阶失真其中的的临近差频:有两个相聚20KHz的电台,距离他们上下20kHz都有差频输出,除了两个电台稀里哗啦的叠加声音,还有高调制度的啸叫。N多的电台,就有N多的平方干扰噪音。开关电源宽带干扰的噪音,能让整个带宽都有更强烈刺耳的开关声。
另外,传统AGC动态小,非线性种类更多,音质上很容易产生切峰类失真,大量非线性信号,抢走了正常信号的能量,直接破坏带内音质。老收音机的声音动辄就百分之10的失真率,主要是中放AGC电路产生,非线性因素占很大部分比例。
这些影响是作用于455中频通带内,用中频滤波器无法滤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