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石收音机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569|回复: 6

三十年前制作的 双工有线对讲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4-8 22: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BD5IF 于 2016-4-8 23:39 编辑

有朋友在本坛  回忆  有线对讲机。  只是,那种对讲机是单工的,使用时,要频繁切换“收/发”开关。

http://www.crystalradio.cn/forum ... read&tid=851444



早年曾在《电子世界》杂志上,倒是见过 一个 双工 有线对讲机 的电路介绍。此电路,据说是用于 高压氧舱 之类的场合。

其电路 十分 简单易懂:说白了,就是两台微型扩音机。一台这边说给那边听,一台那边说给这边听。

两台机子在电路上相互独立。所以,单是为了 传送音频信号,就需要 四根 电线 。

舱内舱外联系,线肯定不长,所以,这个电路虽然电线用了四根甚至有可能更多,倒也问题不大。




说来惭愧,虽然很早就知道电话里有“消侧音”电路这么个东西,那时却一直不知其所以然。



终于有一回,《北京电子报》上,介绍了几个有线对讲电路,看后大受启发。
搭了一个试验电路,验证了这个电路 的确有用之后,便进一步拼凑和完善整机电路,  先后装设了 三对,用于家里,和工作场所。
我当时的实际使用距离,在 50 至 100 米 不等。显然,这个距离 远不是它的极限。

diy的东西,大都没有保留下来。但电路记得。大致如下:



tu.jpg





电路图 画得不规范,不专业,请看官谅解。


其中, “消侧音”部分,  实际上,我原先已经有所了解,只不过,原先只单一把它作为 晶体管“C-E”倒相电路 来理解 。看了《北京电子报》才茅塞顿开。


原本只是冲着“消侧音”而迸发出了干劲。

但做起来之后,就会想到,每一对机子的两机之间,电线不能太多,不然便很不实用,最好是只用两根电线连接。

为此在 电源等开关电路 中,用上了 隔直电容和音频扼流圈 。

经过努力,终于达到:任意一方按下开关,双方均能开机。(通话时,另一方按不按无所谓。)

跟电话一样, 是 “双工” 通话。




音频放大和喇叭,甚至外壳,可以直接利用废旧半导体收音机,当然也可以是别的音频放大电路。

尽管有了 消侧音电路,但毕竟这“消侧音”未能十分彻底。所以机内的话筒与喇叭不宜靠得太拢。否则容易产生声反馈,引发啸叫,影响使用。
(我做的,两寸喇叭与话筒粒子相距约 5 厘米,四寸喇叭与话筒粒子的距离约 10 厘米。)
同理,音频放大电路的“音量”旋钮——图中未画出——也需调节适当,音量当然尽可能大些,但又决不是越大越好。




效果令人满意。
主叫的一方,当然是离机子很近的。
但被叫的一方,即使离机子好几米远,也能听明白。并且,在机子几米远处,大声回话,对方也完全能听明白。


事后,还曾想到过,一,共用电源。以及  二,把三到四台这样的机子联网通话(当然是可以任意互相选择通话对象)。在此基础上如果再想想办法,也都是有希望做得到的。


如今,通讯已经十分方便。这个电路的实用价值早已大打折扣。发上来,权当好玩。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6-4-9 11:44: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线对讲机,有什么用呢,直接用两个放大器,不是更好。不理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4-10 10:40: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D5IF 于 2016-4-10 12:20 编辑
小小石头 发表于 2016-4-9 11:44
有线对讲机,有什么用呢,直接用两个放大器,不是更好。不理解



您的“不理解”,如果仅仅是:“直接用两个放大器,不是更好“——那么我再解释一遍试试:

我的帖子里提到的用于“高压氧舱”内外通话的 双向双工对讲电路,正是您所说的,“两个放大器”的。
我在帖子里已经提到,这是以:“不在乎多用几根电线”为代价的。它适用于距离很短,或是“不惜代价”的场合。


一般的有线对讲电路,两机之间的连线,若超过两根,则这种对讲装置,几乎没有实用可能。

并且,两地互相传输音频信号,单靠“放大”,是不行的。实际应用的电话之类,都必须考虑“消侧音”。

要实现:音量够大;
             能够像“真”电话那样,消侧音;
             两机之间的连线,只需两根;
             待机时不耗电或耗电甚微;
             呼叫方按下按钮,双方均开机。
对于我,一个业余爱好者,也不是轻易能达到的。

装设此机之时,我所居住的南昌,有能力装电话的人家尚极少,故不无实际意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4-10 10:48:0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醒”告知:
“维修rom       回复了您的帖子     三十年前制作的 双工有线对讲机   。”

谢谢。  您这帖子,先前我还看来着。这会儿我正想回复,您的帖子却消失了。

只有等您的跟贴重新出现,我才能够回复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10 11: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八十年代初,白天孩子在岳母家,直线距离不到一百米,却在两个院子里,走过去有一里多路。
因此利用收音机做了个类似电话,使用两根漆包线传输,实现双向呼叫,双工通话,具体电路记不清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4-10 12: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D5IF 于 2016-4-10 12:35 编辑
szlz61 发表于 2016-4-10 11:10
八十年代初,白天孩子在岳母家,直线距离不到一百米,却在两个院子里,走过去有一里多路。
因此利用收音机 ...



我的情况正是如此。

我的小家庭与父母,一度是分开居住的,两地相距约百余米。不过,吃饭是全家人在一块,我们到父母那边去吃。

生活中的“需要”,催生了这个制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10 13:00:17 | 显示全部楼层
BD5IF 发表于 2016-4-10 10:40
您的“不理解”,如果仅仅是:“直接用两个放大器,不是更好“——那么我再解释一遍试试:

我的帖 ...

我想的太简单了,没想到还有要求的啊,心须要两根线,我以为四根线,装两个喊话器就行了呢,其实不然,还要有激活电路等等,没文化真可怕,学无止境啊,谢谢指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矿石收音机 ( 蒙ICP备05000029号-1 )

蒙公网安备 15040402000005号

GMT+8, 2025-5-9 00:2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