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色旗在民国元年被确定为国旗,分别表示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十八颗星为十八个行省,以此代表全国,是武昌起义胜利的标志。双旗图案它在民初共和肇始之时便迅速流行,并一直延续到1928年中国国民党统一全国、废止五色旗和十八星旗为止。五色旗和十八星旗图案遍布于中华民国的全部疆域。这体现了民初民主共和新思想的迅速传播和深入人心,也体现了五色旗和十八星旗有更广阔的传播范围和更普遍的接受程度。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民初蒙学教材如百家姓、幼学琼林等封面上均有双旗图案,这是该图案具有广泛传播度的一个最生动证据。
经专家考证民初江、浙、沪地区五色旗和十八星旗双旗图案中的十八星旗形式与其他地区颇有不同。其十八星旗内外圈各只有8颗星,再在中间有一相重的2颗星,合组成18颗星(图24)。这种异型是判别B式双旗图案生产和流行地域的一个标志。
在很多五色旗和十八星旗双旗图案中,十八星旗有简化趋势。如外圈只用七或八颗星、内圈简化成一圆圈示意等等。
1929年起,国民政府从官方以孙中山先生纪念章和双旗纹纪念币的形式推广双旗交叉图案,才使五色旗和十八星旗的市场份额大大减少。但已经生产出的各种五色旗和十八星旗交叉图案仍被继续使用并大量保存至当世。此五色旗和十八星旗交叉双旗图案的水烟袋錾刻精美,铜质优良,用料足,手感重,确实是我手中不错的一件。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