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石收音机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7436|回复: 8

基于射极跟随器的本振电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5-6 10:28: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般的超外差收音机本振电路都是基于共基极电路,取一部分集电极信号注入到LC回路中,LC回路再分一小部分信号输入到发射极,形成正反馈。基于射极输出器也是可以的,这时发射极向LC回路注入能量,再分一小部分信号输入到基极,形成正反馈,如下图:
基于射极跟随器的收音机本振电路.gif
收音机的振荡线圈其集电极绕组的圈数都是略多于抽头的圈数,可以直接用在这种电路中。

这种结构有时很有用,如下图:

使用三极管平衡混频的收音机1.gif

整个本振处于平衡混频管的发射极回路中。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5-5-6 11:23: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放的木有,刚混完频就检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5-6 16:08:35 | 显示全部楼层
radio_one 发表于 2015-5-6 11:23
中放的木有,刚混完频就检波了。

这个电路有足够的灵敏度,音质特别好。
下一步是设计三极管双平衡混频的版本,然后在此基础上设计一个更完整的。
先透露一下三极管双平衡混频的电路:
三极管双平衡混频收音机1.gif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5-6 17: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精神可嘉,建议做好以后和日本收音IC做作个对比。日本AM收音IC很多也是采用平衡混频方案,不过没听说有效果特别好的。如楼主的电路胜出,必是中国收音界的幸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5-6 20:12:2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有没有用二极管混频的成功试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5-6 20:47: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atexles 于 2015-5-6 20:51 编辑

   射机跟随器的振荡器,主要出现在一些FM电路上,优点是接入系数小,频率最稳定。甚至拿烙铁烫管子,频率也不会漂移。   但缺点是震荡能量不足,输出信号小。而且难以调整AFC。

  用于wm波段,我觉得会有一些新的问题,因为调幅频率覆盖范围太大,频率低端不易起振,或者信号严重变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5-6 21:12:12 | 显示全部楼层
lxa000 发表于 2015-5-6 20:12
楼主有没有用二极管混频的成功试验?

试过,但不实用,难“伺候”,需要独立本振和高放的支持,相当麻烦。三极管混频是一步到位的解决方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5-6 21:39: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atexles 于 2015-5-6 22:01 编辑

增益也不够吧, 混频一般20分贝增益。之后检波级就算抬高100倍阻抗, 大概只有10倍电压增益,也是20分贝。 一共才40分贝增益。 虽然增加二极管偏置,极限只能增加几倍增益。
增益比普及型收音机少了30分贝以上。很难增加AGC。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5-7 11:56:37 | 显示全部楼层
radio_one 发表于 2015-5-6 17:22
楼主精神可嘉,建议做好以后和日本收音IC做作个对比。日本AM收音IC很多也是采用平衡混频方案,不过 ...

三极管双平衡混频版的完整电路已初步完成,效果不错。
集成电路为了功能上的封装,牺牲了分立元件电路某些可以利用的优势。拿三极管平衡混频来说,分立元件电路可以使用中心抽头的变压器,这是一种功效很高的方法,收音机IC好象看不到这种变压器的使用。变压器的合理使用可以改善性能,集成电路为了追求外围电路的简洁,尽量不用变压器,而是用各种有源电路来替代,这样就降低了功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矿石收音机 ( 蒙ICP备05000029号-1 )

蒙公网安备 15040402000005号

GMT+8, 2025-5-8 18:0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