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人对天价发烧线极其推崇,据说功效无比。
我的看法是,线材的区别是有的,但是这种区别非常之小,小到它们之间的差别简直无法测量,或者简单地说,差别小到接近于零,尽管不等于零。20多年前光缆还是奢侈品,传送音频信号还是用电话电缆(印象中那个芯线的直径好象在0,5毫米),当长度超过10公里,高频衰减是可以测量出来的。而音箱线一般只有2-3米,线径还相当的粗,你用现在顶级的仪器都测不出发烧线和普通线的技术差别。如此微小的差别,可以忽略,没有人敢于公开做盲听鉴别实验,尽管只有2个选项的选择题,瞎蒙都可能有50%的答对比例。
马克。吐温在《密西西比河上》曾经描写过两艘轮船做速度竞赛,有个船长为了减轻船上的重量,剃掉了自己的胡子,把脸刮得精光。一艘船由上千吨钢材制成,那胡子可能只有1—2克重,相对千吨微乎其微,尽管确实减轻了分量,但是这分量其实感觉不到,就是卸掉一副备用锚链,都可以减轻几吨甚至几十吨重量。
就说用电子管做功放吧,按电子管手册上的数据,诸如6P1、6P6P之类的管子谐波失真系数都在10%上下,这是在标准设计典型工作状态下测试得到的。如果我们在电子管工作参数上精心选择、调试,可以使谐波系数改善1—2%,或者说,尽最大可能得到比较低的谐波系数。例如6P1的负载阻抗取5,5K和4K时的谐波系数就要相差2%。这都是可以测试并验证的,其区别也是明显可以看出来的。
而音响线呢?2—3米线的幅频特性就是一条直线,不象电子管输出特性那样是曲线,用天价音响线对失真的改善接近于零,或者说,就象船长的胡子,1—2克而已,对千吨轮船的作用,微乎其微(咱不能一棍子打死,说一丁点用都没有)。相对于电子管自身的谐波失真,相对于输出变压器的低频跌落和高频失真,其在数量上的差异在万倍以上。或者说,在输出变压器上做一点改动,其效果胜过100条发烧线。
胡子是有一点点重量的,但是千万不要把它当成重量级的东西来看待,吹得神乎其神,它就那么点分量啊。 |
评分
-
2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