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石收音机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868|回复: 16

线圈在磁棒在不同位置上的电感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19 15:08: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里用一个1cm宽度的小线圈套在磁棒上测电感量。
图1
01-DSCN1702-576.jpg

套在磁棒的不同位置会能得到不同的电感量。把这些电感量与空心时的电感量相除,得到不带单位的倍率数值。

18CM的磁棒为分18段,每段1CM。磁棒不是整数长度,所以最后一段不测,测前面17段。测出来结果是:
段        倍率(磁芯电感/空心电感)
1        4.8
2        8.5
3        10.6
4        11.9
5        12.8
6        13.4
7        13.9
8        14.2
9        14.3
10        14.3
11        14.2
12        14.0
13        13.6
14        13.1
15        12.2
16        10.9
17        8.9

读第一行:线圈套在磁棒第一段(0--1cm),电感量增至4.8倍。

因为不同线圈会测出不同的倍率,所以这些数值的绝对大小参考价值不大。有意义的是画成曲线的形态:
图2
02.jpg

这条曲线的形态是有参考价值的。(纵轴刻度的数值仅供举例用,参考意义不大。)

很多线圈放在磁棒靠边的位置上Q值比较高,本质上就是那个位置的电感倍率合适。譬如纵轴上8--10倍的区域。由于曲线很陡,这个最佳区域经常比线圈还窄。为了获得更高的Q值,你可以把线圈分成两部分,分放在磁棒两端,把两个最佳区域都占领。

高档收音机常把线圈分放在磁棒两端。可能还有其它的原因和效用,但这条曲线足以引导你作这样的偿试。

100--180mm不同长度的6支中波磁棒样本,测试情况综合为:
图3
03.jpg

都是中间高两头低的形态。线圈放在长磁棒的中间的电感最大。

还是假设8--10倍是最佳区域。你会发现较短的磁棒有比较宽阔的最佳区域。所以线圈放在长磁棒的边上,还不如放在短磁棒的中间。这是从Q值的需要。如果从接收灵敏度,当然用长磁棒更好。


6支短波磁棒样本

的测试情况如下:
图4
04.jpg

如果需要8--10的倍率,这里大片都是。短波磁棒Q值高还有更多机理,均匀低导是其中原因之一。线圈放在中波磁棒的边上永远不如放在短波磁棒的中间Q值高。这是同一线圈做同一电感量的比较。

同样是短波磁棒,磁导率也有较高较低之分。就同一线圈而言,放在较高导磁棒的边上,就不如放在较低导磁棒的中间,后者Q值更高。这个法则十试九灵,偶尔不灵是因为较低磁导的那根磁棒太差,优势不足以补偿劣势。

把中波、短波磁棒的图线全部画在一起:
图5
05.jpg

看这个图就知道怎样通过测电感来分辨中波与短波磁棒。如果没有相同长度磁棒供对照,不要紧,只要找个普通的中波线圈,边缘对齐磁棒,测电感量。中波磁棒的电感量较大而且集中。电感量明显低一截的就是短波磁棒。
图6
06-576.jpg

在最边上的1cm测出电感大小都差不多,很难分辨。而在磁棒的中间,电感量受磁棒长度的影响又太大。在2--3CM的位置既能分辨,又不受长度影响太大。有一样长的磁棒可以测中间,长度不同可以测靠边。

分辨短波磁棒可以看标志、颜色、晶粒。用手掂量也能分辨,短波磁棒轻一些。没有经验的,最可靠是上机试,其次是测电感。有这些招数,旧货堆里宝贝还能逃得掉吗?

抛开磁棒的产品质量来说,均匀低导的磁棒总是更容易绕制出更高Q值的线圈。这是一条灵验的法则。这里是说“容易”而不是“必然”。常规的线号、常规的平绕、常规的频率(特指中波、短波),基本上都遵从这条法则。




何颖楷(龙虾、cary38)
2014.11.19


评分

4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4-11-19 15: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的技术帖,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19 15:41:4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的好经验资料.磁棒竟然不是两端对趁的,知道了这个以后注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19 15:44:48 | 显示全部楼层
坐在4楼慢慢品味学习,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19 15:59: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图有真相,楼主提供的参考资料很好,学习了,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19 16:13:2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辛苦了有实验,有数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19 16:36:5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精细的基础测试,不仅要学习,更要敬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19 17:19:4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19 17:25:5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认真测试,做这个实验,第一次见。谢谢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19 20: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提供的参考资料很好,学习了,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27 20:15:1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要是在大学里,这就是一篇很好的论文,足够评高级教师了,赞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27 20:25:11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是这样的,但让你给说得画得那个清楚,我不得话说了,赞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7 20:31:19 | 显示全部楼层
枫桥船客 发表于 2014-11-27 20:15
楼主要是在大学里,这就是一篇很好的论文,足够评高级教师了,赞一个

我不在大学,也不在研究单位,怎么办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27 20:34:5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议让矿坛评你一个,矿坛上的高级人材中够组成一个高级技术评委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28 14:03:27 | 显示全部楼层
实验数据最能说明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矿石收音机 ( 蒙ICP备05000029号-1 )

蒙公网安备 15040402000005号

GMT+8, 2025-4-30 02:4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