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9-2-24 10:05:04
|
|阅读模式
今年一月,我用德律风根OPUS8电子管9灯收音机分别进行了用北京、曙光6N1-J代替德根、大盾ECC85的实验。从调谐指示看,6N1-J能收到ECC85所收到的所有电台,但在88~100MHZ整个频率范围的信号强度均低于ECC85,即接收灵敏度降低,且所有电台的接收调谐频率均向低端偏移一点(没测低了多少),音量也小于ECC85;同时6N1-J管壁温度明显高于ECC85——烫手,拔不下来,而ECC85是温热的。我的德律风根OPUS8收音机是欧洲版的,FM是三联调感式,范围为88~100MHZ。
在用6N1-J直代ECC85前,我对比了6N1-J与ECC85的参数,除了阳极电压相同以外,其他都不同:6N1-J阳极电流Ia、跨导S、放大系数都小于ECC85约20%~35%:而各种极间电容却远大于ECC85。例如第一管阳极与第二管阳极间的电容。6N1是小于等于0.2PF;ECC85是0.04PF(max),另外7个电容参数还要小一个数量级(最大0.00几PF),而6N1未作要求。
目前,原本飞利浦公司专为调频收音机开发的高频双三极管ECC85由于高频特性好的缘故,被音响发烧友用于音频领域,需求量大增,导致其价格被炒到天价,使电子管收音机发烧友深受其累——要花高价买ECC85。用国产管代替ECC85是应对如今这种情况的最好办法。6N1代换效果不太好的原因在那里?6N3、6N11行不行?针对此问题我仔细观察了6N1、6N3、6N11、ECC85的内部结构,现分析如下,不妥之处请大家直言拍砖。
从所附照片可知:这四种管子内部两个三极管屏极的间距是不同的。ECC85最大,6N3和6N11其次,6N1最小。两个平行的三极管屏极构成了一个平行板电容器。由物理学知,真空的介电常数为1,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为:C=Q/UAB=S/D,即真空管中两平行屏极构成的平行板电容器容量与极板面积S成正比,与极板间距D成反比。所以6N1的极间电容值最大。ECC85最小。
四种管子内部两个三极管屏极之间都加有一片隔离片,它对极间电容值有没有影响?现推导如下:
设未插板前电容为C=S/D,插入厚度为D′的隔板后为C′。两屏极板距隔板距离为DA、DB。
设屏极板带有电荷±Q,面密度为±⊿,即⊿=Q/S。隔板平行插入后,其两表面将分别产生面密度也为±⊿的感应电荷。此时真空场强E=⊿=Q/S不变,隔板中的场强为零,两屏极板A、B间电势差为
UA-UB=EDA-EDB=E(D- D′)=Q(D- D′)/S,
插入厚度为D′的隔板后的电容C′=Q/(UA-UB)=S/(D- D′)
通过物理学推导表明:插入厚度为D′的隔板后,电容将增大,即C′>C,但由于隔板较薄,即D′值较小,所以电容增大不多。同时屏极板与平行隔离片距离不影响极间电容值C′。
观察ECC85的隔板可以清楚看出(见附件):它与6NI、6N3、6N11两屏极间平行插入隔板不同,其隔板倾斜了一个角度。设倾斜角为¢,则上式中的S变为Ssin¢,所以极间电容将减小。这也与ECC85极间电容参数值最小一致。
极间电容是高频三极管的重要指标,其值越小则交扰调制越小,对调谐频率影响也越小;越大则对管子的幅频特性(F-㏒A)影响越大,表现为随着频率升高,输出电压幅值下降。对FM收音来所说,就是接收灵敏度下降。
那末将隔板接地,能否屏蔽极间交扰呢?答案是:只能有限减少,不能屏蔽。因为根据真空静电场高斯定理——∮EdS=Q知,只有隔板构成一个闭合面时才能使内部∮EdS=0,即不受外部静电场影响。显然这四种双三极管间的隔板都不是封闭结构。
从以上分析可知:受内部结构的制约,就幅频特性(F-㏒A)而言,低频电压放大管6N1用于FM高频调谐回路是比较吃力的。当然,如果在电路参数上和系统调整上多下功夫,还是有可能在FM接收领域应用的。这是应对如今ECC85被炒到天价的最好办法。我用6N1直接代换德律风根OPUS8中的ECC85没有取得好效果,又不敢用6N11直代(因为OPUS8随机电路图中标注ECC85的阳极电压电流为150V/9.5mA),用6N3代换要打开高频头改管脚,麻烦至极,才花150元在上海买了只大盾全新原盒ECC85,真是无奈啊!我将在用6N1代换ECC85方面作出努力,只是舍不得在德律风根OPUS8上下手,等再收进一台档次低些的再动手吧。乐见广大电子管收音机发烧友在这方面取得成功!届时别忘了发到论坛里大家同庆!
对于6N3、6N11这两个管子,这如正如本论坛电子管专家清蒸冰棍先生在《我再谈制作调频机》一文中所指出的:“其实6N3、6N11用于此类电路也是合适的。” 高频电压放大管6N3、6N11确实能完全胜任FM高频调谐回路。但是想试一试的朋友也不要忽视下列问题:
(1)6N11与ECC85的管脚排列虽然相同,但其典型阳极工作电压只有90V,比ECC85低160V,阳极电流高60%左右,跨导比ECC85高104%左右, 放大系数比ECC85低49%左右,只有负栅压与ECC85基本相同,因此电路参数要重新设计,尤其是阳极电压电流。
(2)6N3不仅与ECC85的管脚排列完全不同,而且典型阳极电压为150V,比ECC85低100V,放大系数也比ECC85低37%左右,负栅压则比ECC85浅26%左右,只有跨导和阳极电流与ECC85基本相同。
因此6N3、6N11完全可用于自设计自制的调频机,如果要用于现有FM机器上代换 ECC85就要同时修改电路参数和设计,对6N3还要改管脚接线。
以上是我在少量实验(仅对6N1而言)、观察、理论推导的基础上得出的粗浅拙见,缺少大量实验数据的支持,也没有电子管制造厂设计实验资料的佐证。请论坛前辈们和行家高手们指正。
[ 本帖最后由 linpei 于 2009-2-24 10:12 编辑 ] |
-
电台频率92.5MHZ“城市之声”,调谐指示扇面满度
-
电台频率同样是92.5MHZ“城市之声”,但调谐频率明显向低端偏移,调谐指示扇面缩小
-
从左至右:6N1、6N3、ECC85、6N11
-
ECC85两屏极间的隔板倾斜角度约20-30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