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石收音机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379|回复: 5

发烧随想.1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8-21 17:48: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y.qfans 于 2014-8-22 00:07 编辑

中等编制的乐队的分轨录音损失了什么?我想损失的是不同乐器在空间内形成的多次谐波。以阎学敏的“炎黄第一鼓”录音来对比冯炜国的”香港鼓乐节之鼓王群英会1.2“,为例。阎的录音是多轨近场录音,冯的录音是两轨远场录音。前者声音干净紧凑,但少了一些“韵”,后者自然宽松,却少了一些“真”。取何为上?我以为应当取“韵”第一。阎的录音如同美术之平行多点透视法,一幅长卷,恰如数个分镜头拼接而成;冯的录音如同14毫米超广角镜头,虽不如拼图来的霸道,却在韵味上凌驾其上。以录音学来讲,摆嘜越多,声干涉必然越多,虽然现代混音技术强大之极,但那种“韵”确实难以找回来的。以阎的录音谈非同期多轨录音,再来看蔡琴之“金片子”系列同期多轨录音法,虽然“气韵”稍有一丝改善,然而比起同期中远场录音,蔡琴口型依然偏大。以“愈加接近临场”的HIFI观来谈,我还是愿意选择两到四轨摆嘜的立体声录/混音。无它,求韵尔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4-8-21 17:56: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大康在11年九棵树音乐节的课上很好的归纳了一些信息,让我们了解起来更方便:
心形话筒的收音在声像定位和声音辨析度上要好,而全指向话筒的收音则在全频带响应上更好,整体更宽松和丰富。实际上心形和超心形正是近场所用,全指向则是中远场所用,这和听觉感受也是基本上对应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21 22:15:1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听不出来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21 22:21:5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像楼主对乐理颇有研究。高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22 01:35:10 | 显示全部楼层
能听到如此细致入微,高人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5-24 14:24:0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矿石收音机 ( 蒙ICP备05000029号-1 )

蒙公网安备 15040402000005号

GMT+8, 2025-4-29 22:1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